2022-11-27 16:48:56
來源:騰訊網
今年下半年美股和A股都經歷了一輪過山車行情,美股一度跌到歷史低點,隨后大幅反彈,創下新高,而A股再度跌破3000點,而后走出反彈行情,又重新站上了3000點。
在三季度宏觀經濟數據和基建投資好轉的情況下,市場投資者也形成了四季度將迎來流動性寬松的預期,A股有望在穩定實體經濟和階段性寬松中,獲得上漲支撐。
美聯儲選擇了過度加息的緊縮貨幣政策,來壓制通脹,而中國央行卻沒有跟風加息,而是階段性的釋放流動性,維穩實體經濟,通過央行逆回購,中期借貸便利,降準等貨幣工具來調節市場流動性,刺激消費和經濟增長。
【資料圖】
這意味著美聯儲和中國央行的貨幣政策是反向周期的,與中美經濟周期相反的走勢相契合。
根據國內央行的公告,今年12月5日將降低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25個百分點,這也是時隔7個月之后,央行再次降準,與市場機構和投資者的階段性流動性支撐預期相符。
那么,央行全面降準落地,釋放了5000億的流動性,將會對金融市場和實體產業帶來哪些影響呢?我們做一個深度的市場解讀:
央行降準是什么?
降準其實是央行常見的三類貨幣流動性調節工具之一,央行逆回購一般用來調節短期的市場流動性,而中期借貸便利MLF則是用來調節中期市場流動性,最后的央行降準則是用來調節長期的市場流動性。
央行降低存款準備金率0.25個百分點,這里的存款準備金率是什么意思呢?其實這是貨幣創造的一個過程。
簡單來說,老王手里有1000塊錢,放在家里不會增值,短時間內又用不著,于是老王把錢放在銀行這樣的金融機構。
這個時候銀行賬上就多了1000元錢,對于銀行來說也是一筆負債,需要給存款人一筆利息,但如果這筆錢一直放在銀行不動,等老王需要才取出,銀行也沒法賺錢。
于是銀行把這筆錢以貸款的形式,借給了老李,從老李身上賺取貸款融資的利息,而老李則拿著1000元錢,去商場消費,這1000元又到了商場店家老陳手里,但老陳也不想把錢留在手里,又把錢存到了銀行。
這樣一來二去,銀行存款賬本上又增加了1000元,存款累計為2000元,這就是一個簡單的銀行貨幣創造的過程,如此循環往復,銀行就可以創造無限量的貨幣。
但貨幣創造存在一個漏洞,那就是如果儲戶來取錢怎么辦,銀行要是把所有錢都借出去了,麻煩就大了,但把錢都放在銀行金庫里,銀行也賺不到利潤了。
于是為了讓銀行保持良性運作,貨幣創造的過程可以良性循環,央行存款準備金率出現了。
央行會要求商業銀行把儲戶存到銀行的錢劃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用于銀行的貸款業務,把閑錢周轉運用起來,另外一部分則存放在央行,用來給儲戶提取存款使用。
簡單來說,1000元分為兩部分,央行保管一部分,銀行保管一部分,銀行上繳央行的那部分資金,我們就叫做存款準備金。
銀行不能私自決定存款準備金的水平,需要央行來確定,央行會規定銀行最低存款準備金的水平,形成法定的存款準備金,而存款準備金占銀行存款總額的比例就稱為存款準備金率。
不同的銀行機構,風險和流動性都不同,那么央行規定的存款準備金率也會有所不同,這次央行降準0.25個百分點,大型的銀行在降準之后,存款準備金率是9.5%,而中小銀行的存款準備金率是7.5%,各大金融機構平均的存款準備金率為7.8%.
存款準備金率讓銀行的貨幣創造從無限變成有限,有限的貨幣供給帶來有限的流動性,這樣既釋放了市場流動性,刺激經濟和消費增長,又避免了貨幣流動性泛濫帶來的金融風險。
目前我們的銀行存款規模為200萬億左右,央行降準0.25個百分點,就意味著釋放了5000億元的長期資金,階段性的調節了市場的長期流動性,幫助金融機構節約資金成本,也是對實體經濟的一種讓利。
為什么要降準?
央行降準作為一種貨幣流動性調節工具,降準的目的主要在于維穩實體經濟和刺激內循環消費增長。
今年下半年以來我們的實體經濟雖然保持增長,但是增速明顯放緩了,億情反復和地緣沖突對我們內循環經濟和外循環經濟都帶來的影響。
在外循環經濟方面,歐美經濟陷入負增長,歐洲深陷能源通脹危機,美國經濟依然處于雙高通脹的狀態,海外需求市場在持續萎縮,外資機構和海外市場投資者都擔憂中國后續的經濟修復增長會放緩。
在內循環經濟方面,我們也面臨一定的增長壓力,在美聯儲過度加息的情況下,A股和港股市場的流動性都不足,國內消費和實體經濟增長都面臨一定壓力,增長明顯放緩,內需消費信心不足,增長有限。
這次降準其實是在提振實體經濟和金融市場的信心,降準可以帶來長期的流動性支撐,為實體行業,A股和港股市場注入流動性,降低實體經濟的各項融資成本,特別是受沖擊比較大的中小微企業。
降準會帶來哪些影響?
降準意味著四季度會出現一個良好的流動性環境,會給股市,債市,基金市場,房地產市場帶來多個維度的利好。
從股市來看,A股和港股在大幅下跌之后,已經到了一個低估狀態,而9月基建投資和社會融資相關的宏觀經濟數據都表現良好,這會體現在四季度的實體經濟和金融市場增長當中,降準無疑是一次錦上添花,A股和港股在完成估值重構之后,今年四季度和明年一季度有望迎來一波流動性反彈行情。
股市流動性將變得充裕,在A股和港股整體估值低洼的狀況下,市場風險偏好將會好轉,信心將恢復,市場催化劑將在下個月到來。
股票和基金市場是一體兩面的,央行降準同樣也會給基金市場帶來流動性支撐,而今年三季度公募基金的倉位調整和私募基金產品的大幅回撤,已經讓基金市場的風險得到了充足釋放,估值也越來越低,這對于長期基金定投的投資來說,也是一次低位定投的機會,但短期投機的基民也依然要注意風險,避免倉位過重。
對于債券市場來說,美國10月CPI核心通脹小幅下降,使得全球股市和債券市場出現上漲行情,這也是今年下半年迎來債券市場難得的一次反彈行情,債券市場伴隨著股市回調,而出現了寬幅調整的走勢,市場回撤比較明顯。
債券市場缺乏流動性是本輪債券大幅調整的主要因素,而隨著基本面改善,央行降準的流動性支撐,債券市場的贖回潮有望得到緩解,并且出現階段性的反彈行情,改善債券市場的回報空間。
樓市和汽車消費市場是反應經濟復蘇和增長的兩個關鍵指標,雖然房地產市場進入了下行周期,房企生存困難,但維穩實體經濟,房地產市場就是關鍵,銀行對于良性負債,企業經營良好的房企也依然放開了融資服務。
在房地產維穩情況下,爛尾樓等風險事件一步步在解決,央行降準也會改善房地產市場的流動性,LPR利率有望再次下降,為房地產提供更多的融資,完成保交樓的目標,從而改善房地產市場和房企經營的基本面,讓樓市回暖。
關鍵詞: 中美貨幣政策脫鉤 央行降準之后 A股會走出流動性反彈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