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道指跌逾千點,中概股迎來利好,中國資產更具有投資價值嗎?

2022-08-29 08:42:18

來源:騰訊網

美股市場

美股三大指數再次迎來大跌走勢,道瓊斯指數單日跌幅超過3%%,下跌超過千點。在美股三大指數大跌的背后,股市下跌導火索來自于鮑威爾的一番講話。鮑威爾表示,當前美國通脹形勢仍然嚴峻,美聯儲必須加息。

從美聯儲的角度出發,現階段內抗擊通脹的壓力明顯大于發展經濟的壓力。結合這一次鮑威爾的表態,實際上意味著美聯儲已經將抗擊通脹變為最主要的任務。


(相關資料圖)

今年7月份,美國CPI開始出現觸頂回落的走勢,7月美國CPI錄得8.5%的水平,這一個通脹數據低于市場預期。與此同時,美國7月核心PCE物價指數年率為4.6%,同樣略低于市場預期,如之前市場人士預測一樣,美國通脹率有短期觸頂的跡象。

即使如此,但仍然不改變當前美國通脹率高企的現象。時至目前,按照美國7月CPI數據分析,仍然處于嚴重通脹的水平。或者,當美國CPI數據重新跌入溫和通貨膨脹的狀態之后,美聯儲可能才會喘一口氣。

按照鮑威爾的表態,美聯儲9月份加息75個基點的概率繼續上升。受此影響,美股三大指數大幅下跌,市場走勢也對鮑威爾偏鷹的表態進行了回應。

在美股大幅下跌的背后,對赴美上市的中概股企業來說,近期迎來了消息面的回暖跡象。即使具體內容仍然有待分析,但起碼為中概股企業帶來了政策層面上的積極影響,短期退市壓力有所緩解。

中美簽署審計監管合作協議,這一個舉措的背后,按照權威機構的解讀,最直接的影響,就是為雙方依法對共同監管范圍內的會計師事務所開展日常檢查和執法合作建立了監管合作機制,給市場看到了一些實質性的進展。

雖然此舉尚未完全消除赴美上市中概股的退市風險,但起碼緩解了短期退市的壓力。從中概股企業的角度出發,目前更可能做好幾方面的準備。其中,包括耐心等待雙方進一步的討論,靜待外部政策環境的實質性回暖。與此同時,還需要盡快做好雙重上市等計劃,盡可能把核心業務與市場定價權轉回國內市場,這也是保護企業切身利益的關鍵所在。

中概股回歸港股市場,或者通過雙重上市的形式應對外部政策環境的考驗,這也是不少中概股企業主要選擇的應對方式。不過,回歸港股市場,可能會面臨流動性的問題以及估值定價體系重構的壓力,所以從維系流動性與維系估值定價體系的角度出發,可以保持美股市場的上市地位,也許會帶來一些積極的影響,甚至在政策環境穩定的基礎上獲得一定的估值溢價空間。

雖然中概股短期退市壓力下降,但仍然需要做好多手準備,防止外部政策環境出現突發情況。經歷了近兩年的深度調整,目前不少中國核心資產的股票價格已經跌回了2020年之前的價位水平,有的甚至跌回了2018年底的價格水平。

這兩年股票市場的投資環境相對復雜,投資難度并不小。但是,給投資者帶來的好處,莫過于不少核心資產的估值跌至了歷史估值低位水平,意味著投資風險已經大幅降低,中長期投資機會應該明顯大于投資風險。隨著政策環境逐漸穩定、市場不確定因素逐漸減少,只要上市公司的投資邏輯沒有發生根本性的變化,那么經歷深度調整之后,加上股價身處歷史估值底部的因素,中長期投資機會或將會逐漸得到體現。

關鍵詞: 道指跌逾千點 中概股迎來利好 中國資產更具有投資價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