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09 05:26:32
來源:騰訊網
本周以來,美股大市有所回暖,市場欣喜之余,也有不少聲音將其視為 “熊市反彈”。
去年底以來美股開始持續回調,尤其是 4 月以來美股的跌幅進一步加深,去年 12 月至今年 5 月標普 500 最大跌幅達 19%、納斯達克指數跌 28%。
海通證券分析師荀玉根、鄭子勛看到,根據標普 500 指數跌幅,美股的下跌可分為小跌和大熊,1954 年以來美股 9 次大熊平均下跌 15 個月、跌幅均值 36%;8 次小跌平均下跌 4 個 月、跌幅均值 18%。
美股小跌和大熊的差異在于是否出現經濟 “硬著陸”, 大熊時 GDP 同比平均兩個季度負增長。顯然,目前美股數據更符合小跌特征。
但是,大市后續是否存在進一步下跌、進入大熊市的風險?
以史為鑒
根據海通證券的總結,若將標普 500 指數下跌超過 20%、且約半年內未創新高的區間視為大熊,那么大熊市的特征就是:指數平均跌幅在 36% 左右,下跌背景是宏微觀基本面均下行并最終 “硬著陸”、下跌前估值往往處于較高水平。
小跌的特征則是基本面有下滑壓力,但最終能實現 “軟著陸”,下跌前估值同樣較高。
綜合來看,歷史上美股明顯下跌時的共同特點為下跌前估值往往處于高位,且基本面均存在下行壓力,而要判斷美股下跌究竟屬于小跌還是大熊,關鍵在于區分美國的宏微觀基本面最終是沒有明顯衰退的 “軟著陸”,還是連續維持負增長的 “硬著陸”。
因此,若將標普 500 指數漲跌幅進一步拆分為估值和盈利兩方面時,可以發現美股小跌時標普 500 市盈率(PE)平均漲跌幅為-20%(中位數為-20%),同期 EPS 的平均漲跌幅為 4%(中位數為 3%), 而美股發生大熊級別下跌時標普 500 PE 平均漲跌幅為-33%(中位數為-31%),EPS 平均漲跌幅 為-11%(中位數為-3%)。
這也就意味著,歷史上美股的小跌主要源于小幅增長的盈利無法對沖大幅下跌的估值, 而美股大熊則是估值和盈利共同下滑的結果。
本輪下跌怎么看?
海通證券注意到,與歷史上的美股下跌類似,本次美股之所以迎來回調,一方面是由于美聯儲加息和俄烏沖突導致美股估值下殺,另一方面則是由于美國的宏微觀基本面開始出現走弱的壓 力。
目前來看,對比歷史上的指數下跌時空、估值、盈利數據,本次美股下跌更類似小跌,且調整已較為充分。
此外從基本面的角度分析,歷史上美股走熊的標志是美國宏微觀基本面衰退至 “硬著陸”,其中 GDP 同比負增的現象平均會持續約 2 個季度, 而目前來看短期內美國經濟走向這種 “硬著陸” 的概率還不大。
這也就表明,短期內美國基本面衰退概率較低,本次美股下跌演變為大熊的概率也較小。
那么未來美股在何種情況下將存在走熊的可能?
海通證券表示,若未來國際沖突及其后續影響持續發酵,大宗商品進一步漲價,那么美國的通脹將存在失控的風險,而這可能將使得美聯儲為抑制通脹而被迫大幅收緊政策,屆時復雜的國際局勢疊加美國國內高利率環境,美國經濟 “硬著陸” 的可能性將明顯增加,美股或也將因此陷入盈利和估值雙殺的大熊。
關鍵詞: 美股本輪只是小跌真正的大熊市會來嗎何時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