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15 05:21:53
來源:騰訊網
回顧5月兩周行情【2號至13號】, 上證指數從3047.06點,上漲至3084.28點,區間漲幅1.22%, 創業板指從2319.14點,調整至2358.16點,區間漲幅1.68%,美股道瓊斯指數兩周報收32196.66點上漲-2.37%, 標普500兩周報收4023.89點上漲-2.61%, 納斯達克兩周報收11805.00點上漲-4.29%。為何是兩周統計?因為上周A股只有2交易日,數據敏感度不高與每日復盤無異,以兩周視角看市場,更能看清楚市場漲跌趨勢。我們可以看出,A股5月份是上漲的,同期的美股即是下跌,為何會出現如此不同的走勢?我覺得傾向因素影響比較大:美股進入加息周期,A股傾向政策是“以我為主,用好各類貨幣政策工具 ”(出自央行2022年一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接下來市場怎么走,才是今天文章的重點。
先復盤一下兩周市場的主要表現。兩周資金進出情況是這樣的:【備注:這是板塊均漲幅,不是板塊指數漲幅】
從兩周市場運行情況看,成交量較大的領漲板塊是建筑(2869億)、汽車(2450億)、醫藥(4900億)、工業機械(1407億)、半導體(1831億)、電氣設備(4366億),換手率靠前(5天是10%,7天就是14%了)的是建筑、醫藥,很明顯資金流入較大的板塊是建筑與醫藥。成交量較大的領跌板塊沒有(因為5天是1000億,7天是1400億,并不是1000億),換手率靠前的也沒有,簡單直接,以兩周角度看市場,資金明顯從流出轉入流入,也沒有大幅流出的板塊(小流出還是有的)。
無獨有偶,前期一直跟蹤的融資余額(就是杠桿炒股的資金),本周開始出現正向流入,與4月份股市反彈融資余額繼續走低不一樣,是不是說明A股反彈已經正式開啟?
從可觀測的公開數據看,北向資金5月份是以流出為主,但這個并不是影響A股漲跌的主要因素,前期說過影響A股漲跌因素更明顯的是融資余額。從5月有限數據看,6號,9號均有流出,但流出幅度不大,其余日期都是流入。周五的數據目前并沒有公開,但可以確定的是,融資余額已經不再單邊下行,至于小幅流入能不能引導市場反彈,我覺得杠桿資金也是邊走邊看,否則不會出現6號、9號的流出。綜上所述,從資金面看,A股短期跌勢應該是結束了,進入橫盤震蕩期,注意,我沒有說是上升周期。
為什么是橫盤震蕩期而非上升周期?因為反彈邏輯并沒有被證實。這兩周資金從建筑、醫藥、半導體、新能源(電氣設備),甚至是汽車等行業出擊,大家的預期是各類刺激政策正在路上。不過周五收盤后公告的4月社融數據算是把大家的底褲都扒下來了:
這個數據簡單說一下吧:這些數據都在下降,并不是說市場缺錢了,我們知道,M1代表的是流通中的現金+銀行活期存款,是活躍的錢,真正的購買力。M2等于M1加上單位、個人等各類定期存款,也就是等于M1加上潛在購買力,是不活的錢。M2同比增速10.5%,M1同比增速為5.1%,兩者的差比上個月的5%擴大0.4%。說人話就是經濟增速放緩了,企業和居民貸款需求明顯減少。再通俗點說,企業躺平了沒想過融資擴張,居民也躺平了既不買車,也不買房,甚至還出現提前還清貸款主動減輕負債的情況。
這種情況與美國的情況不太一樣,美國需要的是加息來壓抑通脹,國內非但不能加息,還得通過各種手段刺激經濟,否則今年目標是沒有辦法完成的。對于這個問題,A股其實已經嘗試了多種模式,比如大基建(炒作方向是縣城城鎮化)、新能源產業(炒作方向是新能源汽車)、地產(炒作方向是區域地產龍頭)。如果以4月份社融數據看,起碼地產與汽車被證偽了,因為根本就沒有人貸款買房子(甚至是提前還貸)和車子,如果他們是全款買房子和車子的,算我的結論是錯誤的。
回歸行情,反彈的主線除了建筑和醫藥是資金認同度很高外,其余板塊只能當成是超跌反彈看待,下跌趨勢的市場,僅靠兩個板塊是難以支撐向上反彈的,近兩周個股表現出來的情況是漲多跌少,我覺得只能理解為是連續下跌了4個月后的正常超跌反彈。這種情況與2月份,3-4月份一樣,我們可以當成是箱體震蕩市來看待。
在展望下周A股前,繼續先重溫四月底的市場觀點,當時是這樣看的:
資金面何時結束惡性循環?現在融券余額、北向資金都是偏好的,只要強制平倉盤消失后,市場無做空動力,自然會出現反彈。上證指數雖然出現了超長下影線,沒有站上5周線止跌信號不明顯,只能當成是下跌趨勢的技術性修復,做好區間博弈的準備(就是20天線左右記得跑哦)。創業板與上證指數是一樣的,沒有站上5周線超跌反彈還沒有遇到壓力,支持繼續看多做多,但到了5周線后就是謹慎了,即20天線左右也要注意逢高離開。題材方面,資金面方面也沒有看到流入,可以確定的是市場處于日線級別中的超跌反彈,隨便關注超跌板塊都可以,但有一個板塊是例外的,這個板塊是銀行,我不覺得他是超跌狀態。反彈目標也很明確,就是5周線(25天線),只要與20天線有一定距離的,我認為做做短線都可以,品種太多看大家的運氣了。
從4月底的展望看,融資余額出現流入,市場出現了反彈,這個符合預期;市場延續了超跌反彈行情,正好來到25天線附近(25天線不就是5周線么),這個符合預期了;當時觀點是只是是個股就可以反彈,這個錯了,煤炭、銀行、證券均沒有上漲,我只說了是銀行,肯定是弱于預期的。三個觀點結合起來就是略低于預期,市場并沒有大家想的那樣:大牛市回來了,明顯不是!
對于下周的展望,我認為不能像4月底那樣打雞血了,該客觀看待市場的各項變化:
1、繼續等5月社融數據,如果也是這樣差,A股就缺乏上漲基礎了。大資金在數據沒有改善前,很難做出大牛市的操盤手法,繼續看成超跌反彈行情。超跌反彈就是跌多了低吸,漲多了高拋,特別是個股越漲,成交量越少的縮量反彈,應該理解為市場追漲的人不多,開始注意市場風險了。
2、上證指數剛好反彈至5周線,超跌反彈目標已完成,這個地方可調整(如上一根大陽線后的走勢),也可以橫盤(個股還是漲多跌少),更可以挑戰10周線(這個沒有成交量的話就是誘多)。從周三至周五的成交量走勢看(越上漲越縮量),橫盤與調整是大概率,注意做好高拋低吸策略。
3、創業板與上證指數一樣回到5周線,超跌反彈已經結束,接下來要繼續上漲需要題材(沒有,社融數據肯定不是利好),需要資金(成交量經繼續放大),需要勇氣(大漲個股不能大幅殺跌),三個條件我都找不出來。相反大家選擇性忽略周二至周三有一個小缺口本身就是風險所在,謹慎觀望等待市場方向吧。
4、題材方面,即使是4月底這樣極度低迷的情況下,也沒有全面看對板塊方向(證券、煤炭沒有看出沒有反彈),所以不要撒網了,跟著市場資金主線進行投資就可以了。近期市場主要焦點是建筑和醫藥,要么關注龍頭品種的接力機會,要么關注超跌反彈中還沒有出現行情的品種就可以了,如果連選股都不會,直接ETF也沒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