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09 05:50:15
來源:騰訊網
規模最大、增速最快、市占第一的第三方即時配送服務平臺,順豐同城上市后的首份全年業績怎么樣?管理層透露了哪些信息?
來源/物流指聞(ID:wuliuzhiwen)
作者/葉帥
上市106天后,新消費配送第一股順豐同城發布首份全年業績。
對于2021年的業績,順豐同城用了一個詞:令人鼓舞。
營業收入持續飆升,2021年營收81.7億元,同比增長68.8%。時間拉長,2018年—2021年,順豐同城營收年復合增長率達到了102%。
2021年順豐同城毛利與毛利率也首次轉正,實現毛利9480萬元,毛利率1.2%。報告期內,順豐同城凈虧損約8.99億元,值得注意的是,經調整凈虧損為6.67億元,而去年同期凈虧損為6.04億元。也就是說,順豐同城2021年凈虧損僅比2020年增加0.6億元,而這部分主要是因為上市費用和因上市配套增加的成本。
同時,公司凈虧損率從去年15.6%收窄至截至年內的11%,經調整凈虧損率從2020年的12.5%收窄至2021年度的8.2%,利潤率改善頗為顯著。分割來看,盈利能力改善情況更加直觀,2021年1-5月毛利率為-0.9%,6-12月則為2.4%。
對于虧損,順豐同城方面曾表示:主要是由于公司在運力底盤以及科技上進行持續投入。未來隨著公司規模效應以及管理杠桿的凸顯,虧損會有所改善。如今的成績單,也確實如其所言。
基于這般成績,順豐同城首席執行官孫海金在業績發布會上表示:“從行業來看,公司處于一個較好的增速,從收入規模看,公司為第三方實時配送行業收入第一,無論毛利及凈利都優于同業。”
回想順豐同城上市時的場景,王衛的兩句話,讓物流指聞印象深刻:“未來我們是要賺錢的,這是企業經營回歸商業本質最重要的說明”,“順豐是要跟著大趨勢去走的,通過完善服務和產品去滿足客戶最高的要求,這(順豐同城)是順豐的戰略。”
如今,順豐同城正逐步用業績印證第一句話,行業變化也更能讓人讀懂第二句話的內涵,也一定程度解釋了順豐同城業績飆升的原因。
01
“在上行的電梯上加速跑”
如何形容順豐同城當下的表現?或許可以用在上行的電梯上加速跑形容:順豐同城高速成長背后,是一個規模擴大的市場。
從供給側看,隨著移動互聯網以及即時配送基礎設施的完善,為了獲取新場景、新用戶、新增量,越來越多的品牌方和商家選擇全渠道經營。即時配送也從餐飲外賣,拓展至“萬物可送”,再加上幫取、幫買等需求,即時配送有著強勁增長動力。
從需求側看,消費者對配送速度的要求不斷提高,“多日達”逐步演化至“小時達”。埃森哲報告顯示,超過50%的95后消費者,希望能當天甚至半天就收到商品,7%的消費者希望能夠在兩個小時之內收到商品。除此之外,疫情也在加速消費線上化,同城零售、近場電商、近場服務在快速增長。
總而言之,即時配送是一個前景可觀的行業。艾瑞咨詢預計,2026年即時配送服務行業訂單規模將接近千億量級,達到957.8億單,2021年-2026年年復合增速為28.0%。
而且如大家所見,如今流量愈發分散,除了阿里、京東、美團等傳統巨頭,抖音、快手等也在崛起,而微信等工具也給了品牌商和商家獲客機會,反壟斷的政策,也加速了去中心化,商家有了更多自主權。于品牌商與商家而言,無論是為了增強與用戶間黏性,還是考慮到平臺傭金壓力、獲客成本,也在紛紛發力打造自己的私域流量池。
此外,隨著競爭加劇,除優質產品外,商家還希望通過定制化的優質配送服務,增強客戶總體滿意度,從而在客戶心中建立品牌影響力,這如同遠距快遞當中,商家對順豐速運的需求。所以我們看到,王衛在順豐同城上市現場講到,“我們關心的是能否將順豐同城建成一個深入人心的品牌,將順豐的品牌價值復制到同城中。”
那么,站在“電梯”上的順豐同城,又如何加速跑的呢?如今的它,是不是即時配送領域的順豐?
02
即時配送領域的順豐,成了嗎?
如果我們將前述種種變化用一個詞概括,那就是新消費崛起。它的背后支撐是新場景、新流量、新渠道、新品牌、Z時代,而履約上也需要新服務。順豐同城,正是配送端服務新消費的基礎設施。作為新消費配送第一股,順豐同城是如何做的?在財報中我們看到三個詞:優質高效、全場景、獨立第三方。
1.全場景
除了餐飲外賣等成熟場景,順豐同城也覆蓋同城零售、近場電商、近場服務等新消費場景。從當下行業表現看,即時配送正在從餐飲外賣渠道轉為非餐場景驅動,非餐訂單占比有望在2025年達到6成。孫海金也表示,未來順豐同城將堅持發展全場景業務,餐飲配送收入會維持在30%至50%以內。
而根據順豐同城業績公告,2021年其非餐配送收入已達18.7億元,同比增長105%,占同城配送總收入37%。來自醫藥行業、服裝行業及數碼3C行業商家配送的收入增長最快,同比增長超過165%;包括商超生鮮、鮮花綠植、甜點等近場電商和同城零售場景的商家配送收入同比增長超過95%。
可以說,順豐同城的全場景模式,既為其業務增長提供了動能,也擴大了網絡效應。而且如業內所知,如果業務結構和場景單一,抗風險能力就會打折扣,順豐同城全場景的服務不僅抗風險能力更強,也有助于其服務更多的新消費場景,讓自身更好的發揮規模效應。為加速拓展業務,順豐同城也在加強網絡覆蓋、豐富自身能力。比如下沉, 2021年其來自下沉市及縣的收入同比增長89%,達16.7億元。此外,它還推出了同城四輪運輸網絡,以迎合新的即時配送場景。
2.獨立第三方屬性
不同于其他頭部玩家,順豐同城沒有自己的商流平臺,但也正因如此,它更中立開放、包容互利、公平可信,有更多想象空間。因為與其他平臺不存在流量競爭,它可以吸引多元化的流量來源,無論是微信、抖音還是快手,包括商超到家、生鮮電商、社區團購等,順豐同城也可以作為運力補充。
當下,順豐同城的優勢也在顯現:2021年,正式接入微信物流服務體系,此外,順豐同城也已為抖音、快手等直播電商平臺定制出綜合即配解決方案,直播進行的同時,可在同城范圍內一鍵發起即時配送。
3.優質高效的服務
如物流行業所知,服務能力是競爭力的關鍵,對于順豐同城這樣的第三方即時配送平臺而言更是如此。
財報顯示,順豐同城的活躍商家數量從2020年的約16.7萬家增加至2021年的25.8萬家以上。年內順豐同城不斷深化與多個領先品牌的合作,累計與超過2300家商家品牌建立友好業務關系。合作商家品牌包括:家樂福、天虹、小米、OPPO、高濟醫療、漱玉平民、綾致等各個行業頭部品牌。值得一提的是,基于順豐同城優質、穩定、高質量服務,商家客戶續簽率在收入Top100品牌年內高達86%。
數據引人矚目。這驗證了順豐同城的能力,雖然自身沒有商流,但能支撐所有新消費的高質量配送需求,而且把握住了要求最高、質量最好的客戶。考慮到過去一年宏觀經濟形勢,順豐同城能做到KA業務持續增長,并未因競對低價流失客戶,也證明了其競爭力。
這也是個頗為難得的成績,因為不同行業所需要的服務存在差異,所需要的服務能力更為系統全面。順豐同城是怎么做的?相比于中心化平臺按照平臺統一規則服務,它可以根據客戶要求定制服務。
面向零售行業:開發了新的多場景配送服務及量身定制的解決方案,包括小時達、多點取一點送、百貨商店的服裝到家試穿,從而解決商家綜合需求。面向3C行業:提供新品首發極速達、在線下單門店到C及即時門店間庫存的調撥等服務。面向醫藥行業:提供冷鏈藥品包裝及溫控配送(精溫專遞)。此外,順豐同城還利用自身豐富的騎手資源提供近場服務,應對消費者及企業對即時定制服務的需求。
舉個例子,年輕消費者對喜茶的喜好程度眾所周知,線下有太多排隊的場景。而通過其線上小程序產生的單量也在增長,如何保障消費體驗?作為喜茶的合作伙伴,順豐同城給出了跨店取貨的方案。
據順豐同城CTO陳霖介紹,順豐同城會綜合喜茶門店到用戶的距離、門店排隊情況、門店周邊運力情況等,給出更高效的取送方案。此外,在與某快餐企業合作中,順豐同城也與門店進行了深度對接,根據備餐、出餐的詳細流程,結合運力情況,反饋出餐時間,既讓配送更高效,也讓門店時間價值更大化,消費者也能得到優質的服務與產品。
順豐同城高質量服務的吸引力,不僅體現在B端,基于自有流量的個人C端業務也在持續高增長,業務收入連續增長超150%,2021年年度活躍用戶數實現翻倍。
要實現上述成績并不容易,尤其是要實現高質量服務與全場景覆蓋兼得。如何破題?順豐同城在科技與運力兩個方面做出了創新。
基于人工智能與大數據的CLS系統,具備智能業務規劃及營銷管理、騎手融合調度及智能訂單分發、智能運營優化等功能。通過使用CLS,對每個服務場景的高峰時段和訂單密度變化,進行實時分析和精確重組,騎手可以全天為多服務場景交付訂單,應對實時的訂單量波動,騎手效率的整體得到提高。
多元運力池是服務的基礎。年內,順豐同城的活躍騎手數量同比32%至超60.6萬人。基于一系列關愛計劃、激勵措施,騎手留存率也大大提高。而且不同于行業內大多數的彈性式管理,順豐同城在2021年開始對騎手進行組織化建設,比如組建“先鋒騎手”,騎手有了更穩定的收入,與順豐同城的黏性增強,服務質量也隨之提升。
高效穩定的科技能力,驅動著經營效率提升,也優化著客戶體驗。數據顯示,順豐同城2021底實現訂單接起率不低于99%,時效達標率超過96%,平均送達時長26分鐘。
03
“真金不怕紅爐火”
行文至此,順豐同城是不是即時配送領域的順豐?應該已經有了答案。
“順豐”這個詞意味著什么?服務好、速度快,應該是很多人的印象。而順豐同城在即時配送領域,也呈現出了“專業高端急送”的品牌形象。
當然,順豐同城本身是順豐集團的一份子,它也繼承了順豐的基因,得到了資源加持。比如,順豐的品牌知名度與客戶認可度。此外,順豐同城龐大的運力池,補充了順豐集團的最后一公里配送能力,順豐同城也能借此提高訂單密度,平滑訂單結構,增加騎手收入。
順豐同城還可以與順豐集團各業務板塊發揮協同效應,輸出“順豐同城+倉儲”、“順豐同城+冷運”、“順豐同城+店配”等方案,包括為客戶定制一站式綜合供應鏈物流解決方案。財報顯示,2021年,順豐同城為順豐控股等客戶進行的最后一公里配送服務產生30.7億元收入。順豐同城與集團一起服務的月結客戶,也帶來了近1億元的增量收入。
今年2月,順豐同城聯合順豐控股上線“專享急件”服務,打造經濟圈和省內跨城流向的高鐵“跨城急送”模式,這為之后留下了想象空間。而且別忘了,淘寶中國、哈啰出行也是順豐同城基石投資者,之后將有怎樣的化學反應也值得期待。
在媒體電話會議中,孫海金主動提及了外界關心的三個問題:增長、盈利、市值。
關于增長的動力源,前文已有詳述。盈利方面,盡管不便給出時間表,但孫海金表示,非常有信心可以快速實現盈利。戰略方面,堅持價值拓展、能力提升、場景拓寬,采取強化網絡覆蓋、精細化運營管理、深化品牌認知等舉措。
當市場有需求,服務有競爭力,企業有增長,盈利亦可期,剩下的或許可以交給時間驗證,畢竟“真金不怕紅爐火”。
來源/物流指聞(ID:wuliuzhiwen)
作者/葉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