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17 14:14:11
來源:騰訊網
要說滴滴的股價,那可真是過山車一樣,前幾天大跌44%的時候,還被吐槽即將覆滅,今天又暴漲41%。
是起死回生,還是回光返照?
起起伏伏的市場,也讓不少網約車平臺疑惑不已,滴答出行、一喂順風車、美團打車都開始謹小慎微。
從外人的眼里來看,滴滴在被下架之后的這么長時間,都是在吊著一口氣續命,其實內里都虧空了。但是只有行業內的人才知道,憑借著滴滴的資本和實力,要想扳倒它,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首先,一路摸爬滾打出來的程維,不會這么束手就擒,在滴滴被下架之后,也嘗試了很多改變的策略。
比如降低抽成、穩住現有的司機群體,減少用戶流失等。
但是,在沒有開源的基礎上,再怎么節流,都是慢性病,根治不了。前幾天滴滴為了吸引其他平臺的司機,專門進行了規則變更。
針對一些網約車司機的運輸證和合規證件,只能在單一的平臺進行驗證的情況,滴滴首先開辟了通路:
對于在2022年1月6日前簽發的運輸證,即在滴滴平臺上提交信息之后的一個月內,在線時長超過80小時,完成訂單380萬單,就可完成驗證。
也就是說,達到上述的標準,其他平臺之前注冊的司機,就可自然遷移到滴滴。
雖然說滴滴現在的本事不如以前,但是仍然占據了較大的市場規格。
因此,這一招對不少司機還是很有吸引力的,并且有可能對高德打車、一喂順風車、滴答出行等平臺造成不小的沖擊。
不僅如此,前幾天滴滴傳出的“造車”新聞,也讓眾人一驚:滴滴造車不是什么新鮮事,畢竟在去年的時候,就放出了不少口風,說致力于無人駕駛的早日落地。
讓人驚訝的是,現在這個階段,滴滴還在想著轉型,為平臺謀生路,這頑強的毅力,不服不行。
滴滴現在這個處境,既尷尬,又給不少平臺做了警示:胳膊終歸是擰不過大腿的,不管是什么行業的先鋒官,都得立足市場,堅守本心,為民眾謀福利。
綜合來說,行業內的競爭,就是資本和市場的博弈,是看逐利性占上風,還是踏實做實事占上風。
但是可惜的是,不少平臺都在發跡之后喪失了本心,頂峰淪陷,成為被唾棄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