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06 05:13:45
來源:騰訊網
這些年來,我們可以看到無論是哪個行業,在經歷一段時期的燒錢大戰和競爭之后,最終總是剩下為數不多的行業寡頭。無論是打車軟件、網購平臺,又或者是共享+項目都是如此。近兩年的社區團購同樣不例外。
不過在快遞行業似乎沒有出現這樣的情況,一直以來都是以四通一達和順豐為主,此外還有京東、德邦等。在拼多多出現后,極兔快遞同樣異軍突起。快遞行業似乎是越加壯大并且百家爭鳴,然而目前看來,或許百世要成為第一家從快遞行業敗落的企業。
從百世集團往期的財報看,自2014年以來,百世集團就處于虧損之中。雖然阿里從其天使輪投資至今總共先后五次注資,一度持股37%,仍沒有盤活百世。如今百世除了在去年10月底以68億將國內快遞業務賣給極兔之外,在今年二月更是因股價太低收到了退市警告。
草根行業里的高才生,曾是谷歌副總裁
國內的快遞業務除了順豐、京東、德邦之外,其余的都被并成為四通一達。其實在四通一達里面,除了百世匯通之外,圓通、申通、中通以及韻達的創始人,都存在復雜的親戚朋友關系,如此看來,百世匯通反而是顯得格格不入了。不過百世匯通其實是百世物流收購匯通快遞之后合成的,而匯通快遞此前的董事長徐建榮,和其他三通一達的創始人一樣,都是桐廬縣人。
至于百世物流的創始人周韶寧則顯得大為不同,不同于順豐王衛曾是印染廠的打工仔,圓通創始人喻渭蛟在工地起家的草根出身。周韶寧的履歷可以說是光鮮得很,本科畢業于復旦大學,在美國羅格斯大學讀碩士。此后更是加入谷歌擔任過全球副總裁,在谷歌進入中國的時候,和李開復是同級。
后來李開復離開谷歌成立了創新工場,而周韶寧則是成立了百世物流,并且在2021年收購了匯通快遞,這也是我們所熟悉的百世快遞。由于當時的互聯網正因為智能手機的普及從PC走向移動端,網購熱度也隨之獲得新增長。百世快遞的合并的時機可以說是剛剛好。然而高配領導人加上好的時機真的能給百世帶來好的發展嗎?
阿里投資五輪,7年時間尚未盈利
從融資的角度上來看,百世快遞算得上是成功的。在2008年之后至2017年上市前,百世快遞僅有兩年未獲得融資,八輪融資里面,僅阿里就參與了5輪,投資金額將近30億元,并且成為了百世快遞的第一大股東,因此說百世快遞是阿里的“親兒子”也不為過。然而在眾多快遞里面,百世快遞的速度和服務卻是被差評最多的。
資本的入局,往往難以期待能夠通過企業自身盈利收回投資,上市套現才是他們的最終目標。但是百世快遞上市后卻是盈利和市值兩難的地步。翻一翻百世集團的財報,從2014年有公開的數據開始算起,百世快遞每個季度和每個財年都處于虧損狀態,在2020年以及之前的七年時間里,虧損額達到了71.5億。
而2021年的前三個季度,百世快遞的快遞業務更是下降了21%,總計虧損達到了17.36億元,不說有所好轉,簡直是變本加厲。而之所以造成這樣的結果,其實跟快遞行業異軍突起的極兔快遞分不開關系。
市值墊底僅剩一個零頭,快遞業務68億賣身極兔
極兔快遞在2007年成立于東南亞。創始人乃是段永平的門徒之一李杰。2019年,在海外已經有2.3萬個服務網點的極兔才選擇回國。并且一回來就打起了價格戰。極兔的價格戰有多夸張?僅十個月就燒掉了200億的資金,甚至三通一達都要求旗下的代理商不得配送極兔快遞。郵政部門甚至以“低價傾銷”的名義要求極兔進行整改。
也就是這場價格戰,讓四通一達市占率紛紛下滑,百世快遞市占率更是僅剩6%左右,淪為了快遞行業的末端。在市值上,百世集團更是跌至如今的2.72億美元,成為了快遞行業倒數第一,與倒數第二的申通122億元的市值比起來,都如同一個零頭。在這樣的情況下,百世將國內快遞業務以68億元賣給極兔,可以說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不過在失去了國內快遞業務之后,百世集團更是失去了進一步抬高股價的可能。雖然在此次退市警告之后,百世集團還有六個月緩沖期抬高股價,但是如今看來,其可能性已經微乎其微。并且據其公告來看,阿里副總裁陳俊也已經辭去百世董事職務,意味著阿里很可能也會退出百世。失去阿里的扶持,百世又能夠走多遠?
關鍵詞: 阿里注資5次難救活7年虧損71億 被極兔68億收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