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榮股價暴跌80%,回應稱系機構惡意做空買入

2022-02-16 22:27:08

來源:騰訊網

又一家房企遭遇資本市場的重錘。

2月11日午間有市場消息稱,此前一日,正榮地產美元債發生巨大波動,其中一只2億美元規模的永續債價格暴跌,一度暴跌約30個點。傳聞稱公司將不再按此前計劃贖回該筆永續債。

受該消息影響,正榮系兩只個股11日午后雙雙暴跌超過80%,均創下最大單日跌幅。

截至收盤,正榮地產收報1.23港元,跌幅66.39%,總市值53.72億港元;正榮服務收報1.73港元,跌幅57.70%,總市值17.95億港元。

正榮方面回應稱,對于股價大跌,今日或有機構惡意做空再買入,公司正在進一步了解股價下跌原因。

有消息稱,該傳聞不實,“有私募介入該交易并獲利”。隨后有媒體從多位市場人士確認,有專業投資者從今日交易中獲利。

此外,有接近正榮方面的消息人士稱,今日有投資人平倉觸發股價加速下跌,并非實控人平倉觸發。

有分析人士對《鳳凰WEEKLY地產》表示,即便是投資者惡意做空,正榮自身目前的資金壓力也不容樂觀。

該分析人士表示,從2022年1月和春節的銷售業績來看,多家房企的銷售情況不容樂觀。而正榮地產1月銷售金額下滑30%左右,對現金流也有一定壓力。

2月10日晚間,有媒體消息稱,全國性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相關辦法已于近日出臺,辦法將增強商品房預售資金使用的靈活性,可對此前部分地方預售資金監管過嚴的做法起到糾偏效果。

“雖然預售資金傳有放松,但還沒細則,地方政府和銀行到底怎么安排,這個還要再看,但估計還是糾偏為主,地方政府大幅放寬預售資金監管的可能性不大,錢真正落到企業口袋還要時間。”該分析人士表示。

被狙擊?

成立于2015年的正榮地產,在2016年-2018年期間,用不到3年時間進入千億房企隊列。

2018年,正榮地產登陸資本市場,隨后在2020年,拆分正榮服務同樣于港交所上市。

港交所資料顯示,目前正榮地產實際控制人歐宗榮分別持有正榮地產54.71%的股權、正榮服務63.26%的股權。

2021年,正榮地產以1148.3億元的操盤金額,卡位房企操盤榜第30位。

去年以來,30強房企中不止一家遇到了棘手的流動性難題,而美元債成了爆雷的高發地。這一次自稱被狙擊的正榮,也是如此。

據wind數據顯示,正榮地產目前在公開市場存續有16只美元債,總規模約55.3億美元。其中7只美元債將于2022年到期,到期規模約25.3億美元。

在存續的16只美元票據中,有一只2019年6月發行的永續債,發行規模為2億美元,利率為10.25%。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1月4日,正榮地產曾公告稱,計劃于2022年3月5日悉數贖回所有發行在外的證券,贖回金額為證券的尚未償還本金額另加累計至指定贖回日期止的任何分派。

截至公告日,該筆永續證券尚未償還本金規模為2億美元,如證券按期贖回,將予以注銷。

此前曾有業內人士稱,成為做空機構的目標,本身就大概率存在不小的問題。

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分析師梁楠對《鳳凰WEEKLY地產》表示,正榮地產和正榮服務股價雙雙大跌,較大概率是由于正榮目前的債務承壓,經營現金流不足,導致市場謹慎心理加劇。

一念間

自2021年上市房企遭遇流動性危機以來,多家房企積極開啟回購美元債的舉措。

其中也包括正榮。

2021年11月4日,正榮地產公告回購600萬美元2022年到期票據;11月11日公告回購455萬美元2022年到期美元票據;11月22日公告回購400萬美元票據。

有業內人士對《鳳凰WEEKLY地產》表示,盡管正榮地產此前積極回購美元票據,但花樣年等房企“躺平”后,投資人對房企的信任感在一步步降低。

“畢竟現在還沒有實質違約,接下來還要看正榮怎么處理,如果能盡快贖回,我覺得還是可以給大家信心的,如果不能基本就坐實了。”該業內人士表示。

中指研究院數據顯示,進入2022年初以來,房企已回購美元債12.8億元;14家企業進行股份回購,回購金額2.03億元。

中指研究院企業事業部研究負責人劉水對《鳳凰WEEKLY地產》表示,房企回購美元債,將減少行業債務違約發生,改善海外投資者信心。多家企業提前回購美元債,將防止發生債務違約,從而企業將避免發生信用危機風險。

“由于近一段時間房地產市場出現深度調整,部分企業發生債務違約風險,資本市場上市房企估值下滑劇烈,房企回購股票,將能提振市場對公司發展的信心。”劉水表示。

依舊承壓

2022年開年以來,房地產行業融資并未出現明顯放松跡象。

中指研究院監測數據顯示,2022年1月房地產企業融資總額為792.2億元,同比下降70.3%,環比下降16.6%,單月融資規模同比連續11個月下降。

今年1月的融資總額不及上年同期的三分之一,延續了上年四季度的疲軟態勢。

貝殼研究院數據顯示,2022年1月境內外債券融資到期債務規模約1051億元,較上月大幅增加79.4%,同比下降27.3%,到期債務凈額570億。

2022年仍然是房企償債的高峰之年,年內到期債券總額接近萬億,其中1月、3月、4月及7月到期債務規模超過千億。

以貝殼研究院的統計數據來看,房企償債壓力仍較大,結合銷售市場下行表現,房企需要突破傳統借新還舊的模式,尋求更多維的融資渠道和方式。

中指研究院企業事業部研究副總監陳星對《鳳凰WEEKLY地產》稱,1月是海外債集中發行的月份,但本月融資不足百億元,海外債融資能力短期內難以恢復。

但與此同時,也有5家房企的交換要約獲得同意,在債券到期前成功展期,避免了違約風險,“說明海外投資人對相關房企的資產質量、經營能力有一定的認可,認為其可以在未來一定時間內緩解流動性壓力。”

2月11日早盤,受益于消息面上預售資金監管放松的利好,多家地產股迎風上漲。這個時候,“開門紅”成了不少人的希望,而正榮地產突然暴跌后,市場再次開始忐忑,有人說,不奢望開門紅,但千萬別成“開門雷”。

關鍵詞: 正榮股價暴跌80% 回應稱系機構惡意做空買入 鳳凰week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