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油價站上7年高點

2022-02-09 12:05:02

來源:金融時報

2022年以來,國際油價持續走高,在剛剛過去的1月份,國際油價累計上漲達17%,創下近30年來1月份最大漲幅。進入2月份后,美油、布油均突破90美元/桶大關。2月7日盤中,2022年4月交貨的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最高觸及94美元/桶,達到2014年10月初以來新高;紐約商品交易所2022年3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則是在2月4日一度站上93美元/桶關口。市場分析機構認為,短期來看這一漲勢仍將繼續,產油國增產瓶頸、地緣政治緊張和極端天氣等因素給原油供應帶來更大不確定性,推動油價持續上漲。

從供應端來看,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及其產油盟國組成的“OPEC+”生產規模對全球市場影響極大。從2021年開始“OPEC+”逐漸按計劃增加產量, OPEC石油月報顯示,2021年12月OPEC產量較上月增加16.7萬桶/日至2788.2萬桶/日。其中,沙特產量為993.2萬桶/日,較上月增加6.1萬桶/日;伊拉克產量為427.0萬桶/日,較上月增加2.8萬桶/日;伊朗產量為247.8萬桶/日,較上月增加0.8萬桶/日;委內瑞拉產量為68.1萬桶/日,較上月增加5.6萬桶/日;利比亞產量為105.3萬桶/日,較上月減少8.4萬桶/日。但目前來看,這一增產量仍不足以滿足當前的市場需求。

“OPEC+”本月以視頻方式舉行第25次部長級會議。會上該組織約半數成員國的官員表示,以沙特和俄羅斯為首的23國聯盟可能會批準3月份增產40萬桶/日,不過這一目標能否實際完成仍存在不確定性。由于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的地緣政治風險上升,市場對俄羅斯如期達產的能力持懷疑態度。此外,伊拉克國家石油銷售局數據也顯示,1月伊拉克原油產量遠低于主要產油國議定的配額。美國維蘭德拉能源公司首席財務官馬尼什·拉杰表示,經合組織國家原油庫存處于多年來低點,市場依賴于產油國逐漸提高供應量,但可能高估了這些國家的增產能力。若OPEC未能按照配額生產原油,則將令原油供需缺口進一步加大。

與此同時,月初一場巨大的冬季風暴席卷了美國中部和東北部,帶來了凍雨和降雪,美國田納西州、阿肯色州和得克薩斯州等地約有35萬戶居民和商業企業斷電。與此同時,美國的嚴寒天氣影響得克薩斯州原油產量及刺激燃料油需求,進一步加劇供需缺口。彭博社的最新數據顯示,由于凍結的井口限制了天然氣的流動,俄克拉荷馬州、得克薩斯州狹長地帶和阿肯色州的天然氣供應大幅下降。這一度推動美國天然氣期貨飆漲17%。德國商業銀行大宗商品分析師卡斯滕·弗里奇表示,市場正在擔憂美國最大頁巖油產地出現2021年年初那樣的大規模生產中斷。

值得注意的是,極端天氣下美國石油鉆井機數量仍在增加。上周,美國石油活躍鉆井數增加4座,為495座,油氣鉆機總數增加6座,為610座。美國原油庫存量4.162億桶,較前一周增加238萬桶;美國汽油庫存總量2.479億桶,較前一周增加130萬桶;餾分油庫存量為1.252億桶,較前一周減少280萬桶。2021年,國際油價均價約為70美元/桶,而如今已站上90美元/桶大關,利潤的上升將刺激美國頁巖油生產商重回市場。美國頁巖油巨頭康菲石油公司首席執行官瑞安·蘭斯預計,今年的美油產量料將增加90萬桶/日,并表示交易員應該擔心美國今年和2023年強勁的石油產量增長,這可能讓過去10年供應激增的一幕重演。長期來看,美聯儲加快收緊政策的預期將支撐美元上行,同時美國活躍鉆井平臺數增加,威脅油價的利空因素仍存在。

此外,伊朗石油的回歸將為市場帶來新的不確定性。上周五,拜登政府恢復了對伊朗的制裁豁免,以允許國際核合作項目的開展。市場認為,這是一個積極的信號,表明雙方決心達成協議。如果談判成功,那么伊朗的原油出口將大量增加,這有可能結束當下供應短缺的威脅。花旗集團分析稱,伊朗目前有超過1億桶原油庫存。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該國有能力輕而易舉地將原油出口量從目前接近零的水平迅速提升至200萬桶/日,全球原油供應短缺的現狀可能將有所緩和。

不過,短期來看,支撐油價上漲的因素仍占上風,華爾街機構普遍認為,短期國際油價仍有上漲空間。瑞銀集團表示,由于主要產油國增產面臨瓶頸,實際產量將低于配額。假設今年與疫情相關的出行限制完全取消,意味著持續處于擴張的全球原油需求也將進一步走高,這將支撐國際油價走勢。瑞銀集團將今年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預期從此前的85美元/桶上調至90至100美元/桶。高盛分析預測,今年二季度,布倫特油價可能會沖上95美元/桶;三季度,油價將超過100美元/桶,到明年一季度可能攀升至105美元/桶。德國商業銀行也將2022年一季度油價預期從此前的80美元/桶上調至90美元/桶。

關鍵詞: 原油 美國 市場 油價 石油

推薦閱讀

國際油價站上7年高點

發布于

抗疫中藥支援北京豐臺

發布于

連云港中歐班列開行實現“開門紅”

發布于

2021年我國研發投入約2.79萬億元

發布于

聚焦產業增效 助力農民增收

發布于

交行落地全國首批“增信流水貸”

發布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