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速看!新增中小學學位……北京西城、海淀、朝陽教育改革迎來新格局

2022-11-28 09:53:50

來源:北京考試報

新增中小學學位、優質校惠及更多學子……近期,北京市西城區、海淀區、朝陽區通過多種舉措,不斷優化區域優質教育資源。隨著新的教育規劃舉措陸續落地,三區的中小學教育也迎來新的發展格局。

西城區


(資料圖片)

精耕細作區域教育資源

今年,西城區繼續深耕區域優勢教育資源,促進西城教育高水平優質均衡發展。

新學期,為推動西城教育高位優質均衡發展,西城區選取19所學校啟動“小而精”“小而美”特色校建設,這些學校辦學規模較小、具有一定辦學特色,但是社會認可度還不夠。西城區期望經過2-3年的努力,打造成為教育有特色、發展有品質、校園有顏值、辦學有風格的精品特色學校。

西城區多所中小學根據教學工作需要,紛紛迎來新的校長或書記,這對于部分學校辦學提升有不少助力。如北京六十六中原校長陳利華出任北京十五中黨委書記,接任十五中到齡退休的書記蘇冰;擔任六十六中學校長的是北京十四中原校長張琳。與此同時,北京十四中、北京師范大學京師附小等校也迎來新校長。

在優化區域教育資源配置方面,今年西城區通過新建、改擴建等方式,新增中小學學位9000余個,在多個學區打造多類型的優質校,有效增加優質學位資源。

種種變化不難看出,西城區正通過干部教師流動、教育教學質量提升、校園文化凝練、“大師工作坊”等系列舉措,推進一批規模較小的學校特色發展、高質量提升,構建美美與共、各具特色的教育生態。

海淀區

優質校資源惠及更多學子

隨著又有8所中小學加入集團化辦學,海淀區中小學集團化布局進一步優化調整。截至目前,該區36個教育集團內共有150所成員學校(校區),21萬余名中小學生在教育集團內就讀。全區22對中小學實現按比例對口直升,共認定49所“新優質學校”、18所“新品牌學校”。在優質校就讀的中小學生比例已經超過90%,居民在家門口“上好學”的愿望基本得到滿足。

在區域教育資源優化方面,海淀區也持續發力。

目前,科學城北區已有19所學校(校址)納入了集團化辦學。2022至2023學年度,科學城北區中小學在校生已經達到2.7萬人,比上一學年度增加3000多人。未來,在北部所有的新建中小學,均將由教育集團承辦,全面實現高起點辦學。

在南部的萬壽路、羊坊店區域,海淀區則加快布局,搭建中小學人才貫通培養體系,支持太平路小學正式加盟十一教育集團;在鐵路實驗小學和五十七中學之間建立聯盟式辦學關系。

在科技企業密集的清河、西三旗地區,海淀區支持西二旗小學加盟中關村一小教育集團,借助中關村一小教育集團的優勢,激發教師活力,提升辦學質量。

除了優化區域教育布局,海淀區加大優秀師資隊伍的建設,盤活人才資源,促進教育均衡發展。新學年,該區有21位履新調整的書記、校長。新調整的書記、校長中,有退休校長再次執掌名校分校,也有多位校長調任新學校校長。

作為教育高地,海淀教育高質量發展還離不開其專業一流教育隊伍的建設。截至2022年初,海淀區教職工規模達4.2萬人,其中專任教師達到2.9萬人。其中特級校長24人 、在職特級教師180人,市級帶頭人和骨干教師等481人、區級帶頭人和骨干教師7400余人。

朝陽區

多樣化特色發展

朝陽區今年新增2200個中小學學位,包括1200個義務教育學位、1000個高中學位。同時,該區加快東部地區和南部地區資源建設,成立北京中學教育集團,通過集團帶動、群策群力加快北京中學東壩北校區建設,并引進北京市十一學校,促進教育優質均衡、多樣化特色發展,帶動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

此外,該區今年多所中小學領導干部調整的力度同樣不小,而且涉及多所中學名校,包括八十中、陳經綸中學、朝陽外國語學校、北工大附中、日壇中學等多所市級示范校。隨著新任領導干部的履新,朝陽中學教育也將開啟一個新的時代。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