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20 15:39:04
來源:生命時報
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香港自2018年以來,已連續兩年蟬聯全球人均壽命最高地區,超過過去名列前茅的日本。2019年,香港男性平均壽命達82歲,女性為88歲。2020年又達到歷史新高,平均壽命85歲。今天的香港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長壽之都,健康快樂、慈祥知足的高齡長者成為了這里的一道風景線。那么,香港人到底有何長壽秘訣呢?
喜清淡愛吃魚。初到香港的人肯定對當地的飲食不太習慣,烹調多采取蒸煮等方式,菜式更是以清淡為主,少鹽少油,略顯“寡淡”,但正因如此大幅降低了人們罹患高血壓的幾率。由于靠海,香港人的餐桌上總少不了各色魚類,海魚中含有大量不飽和脂肪酸,能降低體內“壞”膽固醇水平,對預防心腦血管病大有裨益。在香港,很多人還有喝早茶的習慣,茶葉中含有多種抗氧化物質,有助養顏抗衰,預防心腦血管病。不僅如此,閑暇時約上三五好友喝茶聊天,還能使人們放慢腳步,緩解壓力。同時,煲湯文化深入人們的生活,不僅有助調理體質,還能控制食欲,讓香港人看起來雖然瘦卻不體弱。
隨處可見運動者。香港大學醫學院研究顯示,居民日均運動時長約45分鐘。不管是海邊長廊、公園綠地,還是城市街頭,隨處可見不同年齡的跑步者;無論是熱鬧的太平山頂或是風景優美的大帽山,爬山的人從未間斷;羽毛球、乒乓球、足球、籃球、游泳等項目愛好者眾多,海釣、潛水等活動也不乏參與者。在香港,不管是富豪名流還是普通百姓,都將運動看作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適當運動有助加速血液循環,提高免疫力,為香港人的體內注入無限活力,永遠精神飽滿,身材挺拔。
樂善好施心態好。長壽的秘訣因人而異,但從總體來看,樂善好施是關鍵因素之一。不少香港長壽老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想長壽單靠健康飲食和運動還不夠,還要擁有一顆善心,因為助人是快樂之本,只有樂于助人,心情才能保持開朗,遇事還要想得開、看得淡。曾任職香港中文大學衛生保健處處長的方玉輝認為,精神和心理健康非常重要,如果將不開心的事積壓在心里,時間長了就會影響免疫系統。就香港壽星來看,他們的家庭不一定富有,但大多喜歡社交,這可以排解老年人的孤獨感,保持健康的心態。
醫保完善重預防。香港人長壽還與完善的醫療保障體系密不可分。公立醫院或診所由政府補貼,民眾看病只需支付較少的費用即可。如果生活實在貧困,可以向政府提出申請,獲準后就能免費看病了。另外,香港政府還在不斷加強全民健康管理。衛生署在各個公共場所都設立了禁煙區,實行吸煙罰款條例,有效控制了吸煙率;鼓勵大小餐廳推出營養套餐,減鹽減油減糖,加強食品安全管控,讓民眾吃得放心;政府還不遺余力地為市民建設體育設施,公園健身館、運動場、游泳館和社區會所眾多,都是貼近居民區、長時間開放、管理完善、價格低廉,這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全民運動。對付疾病最好的辦法就是預防,如果等到病入膏肓再去治療就太遲了。香港人的健康意識很強,不僅每年要定期體檢,一旦感覺身體不適,也會隨時到醫院進行全面檢查,看看哪里出了問題,這種習慣對其長壽益處良多。▲
發布于
發布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