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認為 脾腎虧虛是其內在因素

2021-10-08 13:42:29

來源:生命時報

慢性腎炎往往久病纏綿,脾腎正氣虛弱,氣虛則血瘀,從而導致水濕停滯。中醫認為,脾腎虧虛是其內在因素,風寒濕熱等為發病誘因,而臟腑、氣血、三焦氣化功能失調,是本病發生的病理基礎。因此,在治療上要標本兼治、補瀉并施、益氣化瘀、清瀉濕熱,以益氣活血、清熱利濕為主。臨床上對于出現面部和下肢水腫、氣短喘促、神疲乏力、腰部酸痛、食欲不振、少尿、舌質淡暗、苔薄白或微有黃膩者,通常推薦黃芪燉豬腰子。

具體為:取黃芪45克,魚腥草、白花蛇舌草各30克,地龍、益母草、丹參、蟬蛻各15克,金銀花20克,豬腎(豬腰子)1對。每日1劑,水煎2次,早晚分服。

黃芪有益氣健脾、利水消腫的功效,為君藥。魚腥草和白花蛇舌草均有清熱解毒、清瀉三焦濕熱的作用,為臣藥。佐用地龍、益母草、丹參、蟬蛻等,有活血化瘀、疏通經絡的效果;金銀花擅長清熱解毒、疏散風熱,可輔助清除濕熱;用豬腰子以臟補臟,直達病所,為使藥。諸藥配伍,共同起到益氣活血、清熱利濕的作用。

臨床證實,該方可降低血液黏度、改善微循環、消除蛋白尿、利水消腫,從而阻止和延緩腎炎的進展。▲

關鍵詞: 黃芪燉豬腰子 黃芪 豬腰子 苔薄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