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來水泡茶 這些你知道嗎?

2021-09-30 11:41:57

來源:前瞻網

茶是全球范圍內消費量僅次于飲用水的第二大非酒精類飲料。

無論是綠茶還是紅茶,皆含有大約 500 種化合物,包括多酚、氨基酸、咖啡因、色素、酯類、多糖、維生素、礦物質和芳香物質等。

那么,用煮沸的自來水泡茶,會發生什么奇妙的化學反應呢?

在飲用水分配系統中,通常會有部分殘留的氯,即使將水燒開,也只能去除殘留的 5%-19%。

研究人員發現,水中的氯殘留會與上述茶葉中的化合物官能團發生反應,例如,氯會與苯酚發生芳香族親電取代反應,最終形成不同類型的消毒副產物。常見的消毒副產物包括三鹵甲烷、鹵乙酸、溴酸鹽和亞氯酸鹽等。

迄今為止,飲用水中已鑒定出 700 多種消毒副產物,其中很大一部分具有細胞毒性、遺傳毒性、致突變性或致癌性。

近日,一項新研究通過測量美國常見的三種綠茶和紅茶中 60 種消毒副產物的含量,發現60 種目標消毒副產物在自來水中的含量高于沖泡茶中的含量。

據統計,在用自來水沖泡的茶中,由余氯與茶葉中的化合物反應形成的消毒副產物占總消毒副產物的 12%,其余 88% 均是由自來水本身引入。

而在這 12% 中,二氯乙酸、三氯乙酸和氯仿是唯一起到消毒作用的副產物。

此外,研究人員發現沖泡茶中的總有機鹵素含量幾乎是自來水的兩倍,其中已知的 60 種消毒副產物僅占沖泡茶中總有機鹵素的 4%,這表明沖泡茶中的消毒副產物大多數都是未知的。

隨后,該團隊首次在這些沖泡茶中確定了其中 15 種鹵素化合物,他們推測這些未知的有機鹵素化合物可能一類是高分子量的鹵代芳香化合物,由氯與茶葉中的天然酚類和多酚類前體反應形成的。

研究人員稱,應持續跟進關于對這些芳香族消毒副產物的特性和形成的研究,因為鹵代芳香族消毒副產物可能具有顯著毒性,隨著時間的推移,或能夠進一步反應形成低分子量的三鹵甲烷或鹵乙酸等。

研究人員建議,為了降低消毒副產物或者總有機鹵素的水平,消費者在泡茶時可選用無氯瓶裝水代替自來水。

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環境科學與技術》上。

關鍵詞: 自來水 泡茶 自來水泡茶 紅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