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27 10:51:28
來源:前瞻網
圣路易斯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的在2017年新研究表明,通常給癌癥治療的放射療法可以直接用于心臟,以治療室性心動過速。
在導管消融術這種侵入性手術中,導管被穿入心臟,可能引發威脅生命的不規則心律。放射療法可以將心肌細胞重新治療到更年輕的狀態,修復威脅生命的心律失常,擺脫了長期的侵入性治療。
該研究還表明,同樣的細胞重編程效果可以通過較低劑量的輻射來實現,這為放射療法在不同類型心律失常中的廣泛應用打開了大門。研究人員發現,輻射的有益影響在存活的病人中至少持續了兩年。較低劑量的輻射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長期副作用。而且值得注意的是,他們在小鼠身上證明較低劑量的輻射也產生了相同的效果。研究人員正在繼續研究輻射如何觸發心臟細胞恢復到更健康的狀態。
第一作者Rentschler實驗室的醫學博士David M. Zhang補充說:“這不僅是科學家和臨床醫生之間的合作,也是心臟病專家和放射腫瘤專家的合作。在以前,放射腫瘤學家只專注于癌癥,還要竭盡全力避免照射到心臟,現在情況可能不同了。因此這項研究開辟了一個全新的研究和合作領域。”
該研究論文題為"Cardiac radiotherapy induces electrical conduction reprogramming in the absence of transmural fibrosis",已發表在《自然·通訊》期刊上。主要作者為Zhang, D.M.。
發布于
發布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