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24 14:01:42
來源:生命時報
除了高血壓、高血脂等已知傳統危險因素會增加腦血管病風險外,慢性腎病也是誘發因素之一。近日,改善全球腎臟病預后組織公布了一份慢性腎病和腦血管病共識文件指出,有慢性腎病的患者若發生腦血管病,病情更重,預后更差,且容易發生無癥狀腦血管病和血管性認知功能障礙。
北京電力醫院腎臟內科主任醫師、教授吳鏑解釋說,腎臟是人體重要的代謝器官,它一旦出問題,體內代謝的廢物將無法及時排出體外,血液中各種代謝廢物的水平升高,會刺激血管壁,增加病變風險,腦血管病就是其中之一。再加上慢性腎病患者腎功能下降,體內尿酸水平較高,可能會刺激血管壁,促進動脈硬化,也會增加腦梗風險。如果是鈣、磷離子代謝出現問題,同樣會加速血管鈣化,促進腦血管病的發生。此外,腎臟病患者容易因水鈉潴留導致腎性高血壓,而高血壓本身就是腦卒中發生的重要危險因素。
因此,慢性腎病患者更要注意護腦,吳鏑建議應做到以下幾點:
1.改善生活方式。在降低慢性腎病患者腦血管病風險的干預中,改善生活方式尤為重要。日常要戒煙限酒,控制體重,均衡飲食,積極運動。改善生活方式有助維持身體各項指標穩定,預防代謝綜合征的發生,降低腦血管發病風險。
2.合理控制血壓。慢性腎病患者血壓容易不穩,且相對難控制。所以,患者在治療期間要做好日常血壓監測,遵醫囑按時服用降壓藥。一般,慢性腎病患者的降壓目標與普通人群不同,應控制在120/80毫米汞柱。
3.適當補鐵防貧血。貧血是慢性腎病的常見伴隨癥狀,長期重度貧血不僅會讓心功能受損,還可能導致腦供血不足,增加卒中風險。所以慢性腎病患者在治療過程中要預防貧血發生,飲食中適當補鐵。常見含鐵豐富的食物有豬血、鴨血、動物肝臟、菠菜等,同時要多吃些新鮮果蔬,其中富含的維生素C有助鐵的吸收。
4.控制飲食,避免血糖波動。糖尿病是導致慢性腎病的重要原因,糖尿病本身也是誘發卒中的獨立危險因素,如果慢性腎病患者合并糖尿病,卒中風險會進一步升高。因此,慢性腎病患者要控制好血糖,飲食上少吃多餐,減少糖類食物的攝入,保證營養均衡,適度運動。如果是已經患有糖尿病的慢性腎病患者,要遵醫囑堅持口服或注射胰島素,維持血糖穩定。▲
發布于
發布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