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念珠菌頑固得很 哪里都有它

2021-09-24 13:52:50

來源:生命時報

幾個月前,李女士因尿路結石引發尿路感染,進行了碎石治療,但過了一個月,她又因感染大腸埃希菌、白色念珠菌,出現了嚴重尿路感染。醫生針對前者使用了“頭孢”,但未對后者進行治療。后來,李女士又因尿路感染前來就診4次,全都檢出了“白色念珠菌”。

白色念珠菌,又稱白假絲酵母菌,是一種條件致病性真菌,最適宜生長的pH值為5.5。它在生活中廣泛存在,比如口腔、上呼吸道、腸道及陰道,但一般在健康的機體中數量少,不易引發疾病;10%~20%的非孕期婦女、30%的孕婦陰道中也有此菌寄生,但菌量極少,且正常情況下陰道pH值為3.7~4.5,并不會導致相關疾病。

因此,即使發現念珠菌,也不一定必須治療。念珠菌屬于雙相真菌,正常情況下為酵母相,呈圓形或卵圓形,與機體處于共生狀態。當某些因素破壞了平衡時,它才會從酵母相轉為菌絲相,發散的菌絲為它獲取營養,在局部大量生長繁殖,引起皮膚、黏膜,甚至全身性“假絲酵母菌病”,如果已引發急性、亞急性或慢性感染,必須進行治療。

臨床中,由白色念珠菌引發的疾病較為常見,根據侵犯部位不同,表現也不同,比如念珠菌性間擦疹、念珠菌性甲溝炎等皮膚念珠菌病,可出現皮膚潮紅、發亮,有時病變周圍會有小水泡;如果發生在口腔黏膜,可出現凝乳樣、大小不等的白色薄膜,剝除后會留下潮紅基底;念珠菌性陰道炎則表現為劇烈的外陰瘙癢及典型豆腐渣樣白帶。如果念珠菌波及內臟、中樞神經,可導致泌尿道炎、腸胃炎、心內膜炎等病,甚至出現敗血癥。

臨床中,念珠菌比較“難殺”。這是因為它大多屬于內源性感染,是在內外環境改變、免疫功能下降的前提下發生的,此時機體的正常防御功能已經受損,無力抵抗念珠菌的反復侵擾。比如患有糖尿病、腫瘤、慢性消耗性疾病,以及長期使用廣譜抗生素、糖皮質激素及免疫抑制劑,導致抵抗力下降;或長期放置導管、插管,本身就容易發生感染,更是無法抵擋念珠菌趁機作亂。▲

關鍵詞: 白色念珠菌 治療 尿路感染 尿路結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