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17 14:19:11
來源:生命時報
夏季是女性朋友享受清涼的時節,穿著短裙涼拖、吹著空調、喝著涼奶茶……殊不知,在日復一日的“冷環境”中,“寒邪”趁虛而入,痛經、月經后期、月經過少、經期延長等問題成了女性朋友的定時困擾。
中醫認為,女性每月例假時,隨著經血排出,此時“血室正開”,容易感受外邪。而夏天感寒,就是“非其時有其氣”——夏天的寒氣,不是當季的暑氣,就屬于邪氣。寒邪從下而入,寒凝血脈,不通則痛,容易導致痛經。寒凝胞脈,瘀滯胞中,則月經排出不暢,量少,有血塊;也可導致經期延長,淋瀝不盡;或月經后期,不能準時來潮。
寒凝血脈如何解?當然要“祛寒”。這里給大家介紹3個泡腳的中藥方,有溫經散寒、活血通絡之效,有助調經止痛。
桂枝芎歸椒紅方:桂枝45克,當歸、川芎各15克,紅花、川椒各10克。適用于寒凝血脈之痛經(月經過少)、手足不溫、經血紫黯有血塊、經行腹痛。
艾茴姜芎菖蒲方:艾葉50克,茴香、干姜各10克,川芎15克,石菖蒲30克。適用于寒凝胞脈或痰瘀互結之月經后期、月經過少,肥胖、痰多、怕冷、月經周期紊亂、經色淡、量少。
益母艾附故紙方:益母草50克,艾葉30克,香附、補骨脂(破故紙)各15克。適用于寒凝血瘀之經期延長,月經淋瀝不盡7天以上,經色紫黯或淡黯,或有血塊,手足不溫。
泡腳方怎么用呢?可以先準備一個紗布袋,把藥材放入其中,扎緊袋口,放鍋里,加水約1500毫升,煮20~30分鐘,提起紗布袋,把藥液倒水桶或泡腳桶內,先用蒸汽熏足底,待水溫合適,泡腳20~30分鐘。泡腳適宜睡前進行,早上配合喝一杯生姜紅糖水。▲
發布于
發布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