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07 14:13:34
來源:醫藥健康網
導語:嘌呤是在大多食物中普遍存在的一種化合物,平時我們吃過的食物在經過消化和腎的多重分解后,嘌呤會成為尿酸,并以排尿的方式排出體外。但如果吃了很多嘌呤高的食物,就會產生腎臟部位的疾病。
來自海口的范先生世世代代都依海為生,小時候就跟著家里在海上撈魚,而且自己也很喜歡吃。長大以后范先生依然不減當初對海鮮的喜愛。
在三亞開了一家餐廳。而有一次去體檢時,醫生發現范先生的尿酸已經偏高,所以囑咐范先生以后盡量別吃高嘌呤的食物了,尤其是水產。因為水產中的嘌呤是最高的一類食物,比如說沙丁魚里面就達到了2900mg/kg非常可怕。
而聽了醫生的話,范先生也下定決心以后不吃這些海鮮了。就這樣過去了半年,有一次范先生和朋友們喝完酒回來,感覺自己突然腰痛。
老婆在慌亂中趕緊撥打了急救。送到醫院后發現范先生體內的尿酸值比以前還要高,腎臟已經出現了不可逆的衰竭,在經過搶救后還是沒有挽回性命。
從家屬口中得知,范先生的確很聽醫師的話把海鮮戒掉了,并且自己還經常煲老火湯給老公補身子。
生活中常見的嘌呤來源,除了海鮮還有這四種
1.老火湯
老火湯在南方地區一直受到熱烈的推崇,味道鮮美而且還很大補,但是老火湯因為經過長時間的燉煮,湯中除了營養物質還摻雜進了食物里的嘌呤。對尿酸較高的人來說危害很大。就像上面案例中范先生的妻子一樣,最后造成了慘劇的發生。
2.豬肉
作為我們國家的重要食用動物,豬肉在我國有著極高的受歡迎程度,雖然豬肉的做法多種多樣,但是豬肉里的嘌呤量也不可小覷,尤其是在做骨湯的時候,骨頭中的嘌呤會進入湯中,所以腎不好的人群也要少用。
3.內臟食物
現在是夏天,我們經常會出去吃些燒烤,燒烤中最好吃的肯定是烤的恰到好處的各種內臟了。
其實除了海鮮,這些內臟中的嘌呤也絲毫不遜色,因為生命需要嘌呤來幫助自身轉化營養,所以在動物的各個臟器都有很多嘌呤存在。
4.豆制品
很多人可能會說,如果不能吃肉也可以吃一些豆制品比如人造肉來解解饞,但其實豆制品里面的含量也相當不低,比如說我們吃的黃豆中嘌呤就有1950mg/1kg,是不是令人震撼。
其實我們可以通過一些小事來幫助排解尿酸
1.肉提前焯水
雖然肉里面有很多嘌呤,但是我們可以通過焯水的方法來降低一些,雖然不能夠完全去除,但是對身體也有一定幫助。
2.多喝水
既然尿酸主要通過排尿輸送出體外,那么我們可以通過多喝水的方法來加速尿酸的排出同時稀釋尿酸讓腎臟壓力減輕。
結語:
生活中尿酸高我們可能很難發現,但是我們一定要注意自己平時的飲食,不要等到出現癥狀再去治療,既浪費錢又浪費時間和健康。
發布于
發布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