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陽」是什么意思呢?

2021-06-22 14:10:28

來源:醫藥健康網

要說夏季養生的頭等事,那必然是把冬天進入到體內的寒邪排出,促進身體生發陽氣,為接下來一整年的消耗做好儲備。而驅寒養陽的最佳時節,正是從到入伏前這段時間。

夏養陽:最簡單的方法就在廚房里!

《黃帝內經》開篇就講「夏養陽」,那么「養陽」是什么意思呢?

很多人都知道夏天不要怕曬太陽,對的,這是養陽很重要的一方面,我們應該順從而不是遏制陽氣外泄的趨勢,在生活起居中創造機會幫助體內陽氣外泄。

另一方面卻往往被大家忽視了,我們還要固護體內的陽氣?!秱摗分v:「五月之時,陽氣在表,胃中虛冷,以陽氣內微,不能勝冷」。

那我們如何把脾胃的陽氣溫養起來呢?最簡單的法子就在廚房里:吃姜。

姜,味辛微溫,無毒,辛歸五臟,主傷寒頭痛,去痰下氣,通汗。除鼻中塞,咳逆上氣。止嘔吐,去胸膈上臭氣,通神明,去穢惡。

老輩人常說「早上3片醋泡姜姜,不勞醫生開藥方」,孔子也推崇吃姜「不撤姜食」。因為生姜有溫中散寒、健脾胃的作用,正好能護住虛冷的脾胃,同時把秋冬的寒氣趕跑。

其實,“醋泡姜”之說在民間早已流傳已久。北京電視臺曾專門報道,北京國醫大師路志正健康長壽的秘密,就是吃這醋泡姜。

每天3片醋泡姜,雖然路老已100歲高齡,但身體依然硬朗體檢表明他“100歲的年紀,40歲的身體”。

姜,因為助陽,所以抗衰。養生就是養陽氣,當一個人陽氣足,元氣滿滿的時候,自然不容易衰老。

從營養學角度看,姜的抗氧化能力卓越,可以抑制體內過氧化脂質的產生,起到延緩細胞衰老的作用,抑菌護腸胃的效果也很好。

我們也趁著這個時候,向孔子學習,「不撤姜食」,每天吃些姜。但也要注意,并不是人人都適合拿起姜就啃,不同體質的人吃姜的法子也不一樣,不然陽氣沒補養起來反而光一個勁兒的上火,那就得不償失了。

下面我們來看看不同體質的人應該怎么吃姜。

紅糖姜片:寒濕、陽虛的救贖

紅糖和生姜是一對絕妙的搭配:紅糖生濕,生姜祛濕;紅糖止汗,生姜發汗;紅糖補氣,生姜升散,不至于讓氣補得滯住。

更重要的是,紅糖味甘,甘味入脾,我們吃姜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要把脾胃溫養好,紅糖姜片的搭配可謂是再適合不過了。

尤其是寒濕、陽虛的朋友,加上紅糖姜片的溫熱,內外夾擊,可以把體內的陳寒積聚趕出去。如果你總是手腳涼、腰腹涼,胃口不好、大便不成形的話,對著鏡子看看舌頭,要是舌頭的顏色偏淡,舌苔也偏白厚,每天吃3片紅糖姜片。

另外一種情況,就是受寒。戶外汗淋淋的突然跑到空調房里,或者下午淋濕了沒及時換衣服,回家嚼1片紅糖姜片,微微出點汗,這樣寒氣就趕跑了。

還有最典型的「冷胖子」,就是經常出汗但汗都是涼涼的,容易肚子疼,大便不成形,喝水都胖的胖子,那紅糖姜片往往還能起到「減肥」的作用。這樣的胖子通常寒濕都比較重,脾胃運化不好,身體水液代謝不暢。紅糖姜片正好祛寒排濕,溫陽健脾,多余的水分排出來,人就會眼看著變苗條了。

也有朋友會問,小孩子能吃紅糖姜片嗎?小孩子是純陽之體,通常用不著刻意去溫陽。但也有不少孩子從小愛吃冷飲冰糕,把脾胃傷得不像話,出現挑食,胃口不好,吃一點點就飽但又很快會餓,而且瘦弱、臉色發白,老喊肚子疼。如果孩子是這樣的情況,那也可以每天喝少許紅糖姜片調治。

紅糖姜片效果好不好,取決于姜。這款姜茶的姜來自安徽銅陵的白姜,貢姜級品質,姜味很足,發汗解表非常棒。紅糖是云南苗族的,道地選料,扶正祛邪,固本培元。每包真空包裝,干凈衛生、方便攜帶。

跟市面上的姜相比,另一大特色是它的工藝。制藥工藝制作姜,不辣少渣,瞬間融化,也便于身體吸收。

醋泡姜:不上火還養陽氣

還有一部分人,身體寒癥不明顯,或者明明有虛寒的表現,但吃點辛辣的東西就上火,那姜棗茶或許偏溫燥了些,醋泡姜就正好適合。

醋是收斂的,可以收斂姜的生發之氣,讓原本辛散的姜變得平和起來,姜溫陽的性質還在,卻避免了上火。更可以:

健脾胃,散寒濕

脾胃是人的后天之本,食物吃進來,需要脾胃的運化,將精微物質輸布給身體,為身體帶來足夠的能量,人的先天就像一罐子煤氣,只能省著用,但是可以把脾胃來調好,用后天來養先天。

脾胃陽氣充足,運化食物的動力就充足,陽氣充足,人的濕氣寒濕也就散的快,就像是太陽出來了,云開霧散,山嵐間的濕氣也不復存在一樣。身體里的小太陽振奮了,才有力量去祛除濕氣。

活血化瘀,燃脂瘦身

醋中含有醋酸,不僅可以抑制脂肪合成,還有助于脂肪的燃燒,特別是內臟脂肪的減少。而姜呢,生姜中有很多姜辣素,可以抑制脂肪的囤積,人們用小白鼠做實驗,發現姜辣素可以抑制脂肪囤積和血糖上升。

這樣一想,醋泡姜簡直是雙劍合璧,斬斷脂肪的能力倍增啊。

補肝陽

中里巴人認為:醋是直接走肝經的,肝遇到酸就會收斂,這時姜的升發功能也入到肝里,收中有發,能提升肝陽之氣。

奉上醋泡姜簡單做法:

材料準備:仔姜,米醋,鹽,玻璃罐子。

姜,要仔姜,那種一掐能掐出水來的嫩姜。聞著很清新。用來醋泡,一來這姜沒有那么辛辣,二來嫩姜吃著脆生,口感好。

醋,要糧食醋。看看配料表,如果醋里有一點點甜味最好,可以中和姜的辛辣,沒有也沒關系。陳醋,米醋都可以,不是那種人工勾兌的化學醋酸就好。路老用的是陳醋,陳醋的味道更醇香一些,我只有米醋就用它吧!

制作步驟:

1、仔姜洗干凈,不用去皮,切成薄薄的片。姜皮有收斂的作用,可以平衡姜的辛辣。

2、往姜片上撒鹽,腌制一下子,避免姜片水分太多變質,也會讓姜片更脆嫩。所以平時不要吃得太咸,不然你的身體里的細胞也會處于脫水的狀態。靜置一個小時,就會出很多的水。

3、擠出水分,晾干。這水特別咸,姜片并不會咸。擠到擠不出水,還可以用廚房用紙吸一吸,讓姜片盡量干燥。然后就可以放入罐子里啦。

4、用醋泡姜。曾經以為姜片太多,瓶子放不下,天真啊,殺過水之后,姜片干癟脆嫩,一瓶子不滿,只有半瓶子咣當。把醋沒過姜片,讓姜片在米醋中痛快飽吸汁水吧!

5、醋本身是防腐的,常溫保存就可以。今天腌上,第二天立等可吃。每次用干凈的筷子夾取是正解,夾完蓋好蓋子。

醋泡姜也是早上吃最好,強烈推薦每天和早飯一起吃。而且早晨7~9點正是人體氣血流注陽明胃經之時,此時吃姜,最能升陽氣,促進消化。一早上就胃口大開的感覺不要太好。

嚼一嚼,姜和醋的味道完美結合,很脆很香,一開始在喉嚨這里,有一股熱乎勁兒,慢慢順到胃里,暖暖的,特別舒服。同事樂樂是濕熱質,堅持吃醋泡姜,也沒有上火的跡象,醋的收斂功力還是很足的。

姜吃完了,還會剩下一些醋,被姜加持過的醋,更加開胃、助酸、止痛。

如果你有慢性萎縮性胃炎,胃酸嚴重缺乏,或是吃的太過油膩的時候,腹瀉的時候,都可以喝上一點,緩解不適。

姜是朋友,不是砒霜

說起姜,不少朋友都聽過一句話:「晚上吃姜賽砒霜」,結果唯恐避之不及,平時也是能不吃就盡量不吃。

姜在古時候是「可蔬,可和,可果,可藥」的好東西,很長一段時間,把姜作為主要的菜,不是調料,而是天天吃的菜。

古人說它「辛而不葷,去邪辟惡,生啖熟食,醋、醬、糟、鹽、蜜煎調和,無不宜之?!构湃藢拿詰?,到了可以「生啖」的地步,可見吃姜的頻繁。

「夜不食姜」的說法,翻遍本草典籍,幾乎沒有提及。只有明代本草著作中才出現過類似的表述,認為夜不食姜是因為夜氣斂而姜性散的原因。但有特意指出:如果是治病則不可拘泥,宜常用而不宜多用。

而我們吃姜,更多作為調料或是養生小菜,大可不必那么顧忌,跟砒霜的毒性更是沒法混為一談,八竿子打不著。

不過話說回來,倒是有些朋友不適合多吃姜的:

陰虛體質的人

手腳心發熱,心煩氣躁。身體里沒什么寒涼,反而一片熱燥,就不要再特地吃姜了。對鏡子看看,舌紅少苔或無苔的人,就大都是陰虛了。

濕熱體質的人

濕熱要么往臉上跑,出油冒痘黑頭,要么往下焦走,大便不暢小便赤黃。舌苔也是很明顯,舌苔黃膩的就是濕熱了。

這兩類朋友吃姜反而會加重身體的熱燥,引起更多不適。要養陽氣的話通過運動出汗的方式就好,讓內熱和濕氣都透散出來,自然陽氣也就生發了。

萬物生長,愿你有更多陽氣溫暖相伴,對抗日常里躲不開的寒,愿偶爾貪涼,也能身心常安。

關鍵詞: 養陽 夏養陽 廚房 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