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5 08:52:38
來源:央視
英國《通訊·化學》雜志近日發表一項最新的血液分析技術,美國科學家團隊首次將傅里葉變換衰減全反射紅外光譜法(ATRFT-IR)與統計分析相結合,建立了一種全新模型,進而報告了一種能從11種動物血液中區分人類血液的非破壞性技術。這項技術可用于快速確定犯罪現場發現的血跡是否來自人類。
血跡是獲得DNA證據的一個最主要來源,但當前的血液檢測一般會破壞樣本和DNA證據。這些檢測還會提供假陽性結果——在沒有人血的情況下報告有人血。有鑒于此,能夠可靠、非破壞性地區分人血和動物血對于法醫取證來說非常需要,尤其是在肇事逃逸案件中,嫌疑人可能會聲稱事件與動物而不是人相關。
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奧爾巴尼分校科學家伊戈爾·萊德尼夫及其同事此次設法將傅里葉變換衰減全反射紅外光譜法結合統計分析,用來區分人血和動物血。ATRFT-IR在無損檢測和表面信息獲取方面具有非凡的優勢,研究團隊利用人、貓、狗、兔、馬、牛、豬、負鼠、浣熊的血樣建立了統計學模型,并利用鹿、駝鹿、雪貂的血樣驗證這些模型。
研究團隊還選取了常見的家庭寵物、人類食用動物或是可能卷入野外犯罪或肇事逃逸事件的動物。在用訓練數據集的動物血樣驗證模型時,共290次驗證中出現1次錯分類;而在利用鹿、駝鹿、雪貂血樣進行模型驗證時,完全沒有出現任何錯分類。
血跡分析是現場重建技術的重要內容之一。分析人員會應用生物學、物理學的原理和方法,通過對現場遺留血跡的檢驗,研究血跡形成機制,判斷出血部位、出血量以及作案過程,并且還能得到出血之后相關人、物的運動狀況,進而才能去印證各方的供述是否真實。研究團隊表示,考慮到目前已有一些ATRFT-IR光譜儀是便攜式的,這項技術將能用于案發現場的分析。
關鍵詞: DNA證據
發布于
發布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