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14 11:09:27
來源:知否
最新研究表明,晚上攝入更多熱量食物的人患心臟病的風險更高。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心臟病學家埃莉娜·格雷弗(Evelina Grayver)博士稱,依據人體新陳代謝、晝夜節律、皮質醇/胰島素周期的工作方式,不支持人們晚上享用美味大餐,人體不僅無法在深夜消化食物,晚上體能活動也很少,因此晚上攝入的卡路里熱量不會作為能量進行消耗。
哥倫比亞大學副教授科學家諾爾·馬卡拉姆(Nour Makarem)表示,這項最新研究涉及112名平均年齡33歲的女性,研究開始時對她們的心臟健康進行了評估,一年之后再次進行分析,受測女性記錄了她們在研究開始時第一周至12個月之后一周的飲食狀況。
多數女性是在晚上18點之后開始用餐,但是那些晚上攝入食物熱量占每天食物攝入熱量比例較高的人群,其心臟健康狀況通常很差。事實上,晚上18點之后人們每增加1%的卡路里攝入,心臟健康也隨著下降。
具體而言,晚上攝入更多熱量食物的女性更有可能出現血壓較高、體重指數較高,以及長期血糖控制效果不佳。該研究指出,晚上20點之后每天攝入熱量每增加1%,就會出現類似的效果。
馬卡拉姆說:“到目前為止,預防心臟病的保健生活方式重點關注人們日常吃什么食物和吃多少,這項最新研究也帶來了好消息,因為改變進食時間是一種簡單、可改變的行為,可以幫助人們降低心臟病風險。”
關鍵詞: 心臟
發布于
發布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