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24 16:59:35
來源:互聯網
曾經滄海難為水,這是一首詩(怎么解釋)
“曾經滄海難為水,永遠琥珀”是古代謳歌愛情忠貞的美好詩句之一。出自唐代詩人元稹七絕之四,全詩如下:
【資料圖】
曾經一嘗茫茫大海,覺得其他地方的水都是蒼白的;一旦經歷過巫山的云,就覺得別處的云黯然失色。匆匆走過花叢,慵懶回頭;這個原因,一半是因為苦行僧的苦行僧,一半是因為你曾經的你。
元稹(779 -831),唐代詩人、文學家,河南洛陽人。元稹八歲時,父親袁寬早逝,家境貧寒。他由母親鄭撫養長大。元稹性格忠厚,為人豪爽,一生為官。他曾四次被貶,大和五年(831年)病死于任上。
貞元十九年(803),青年學者元稹被封為“白元”。師從白居易(772-846),成為終身詩人。二人轉和張繼、沈李等詩人發起了詩歌革新運動“新樂府運動”。元稹盛贊杜甫的詩歌,在詩歌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其中更具特色的是悼亡詩和艷詩。
元稹在散文和傳奇方面也有一定成就。傳奇,作為小說體裁之一,是唐宋時期用文言寫成的短篇小說。元稹的傳奇《鶯鶯傳》(又名《惠珍紀》)取材于個人經歷,講述了張生和崔鶯鶯之間悲慘的愛情故事。元雜劇《西廂記》是王實甫根據《鶯鶯傳》改編而成的。
《離思詩五首》是詩人元稹為紀念亡妻魏聰而作。魏琮(783 -809),魏之女,賢淑端莊,精通詩文。魏夏青,當時的太子少保,欽佩元稹的才華,相信他會有一個光明的未來。貞元十八年(802),將女兒魏聰嫁給元稹。
魏聰二十歲嫁給了元稹。雖然家里一直很窮,但夫妻恩愛有加。魏聰先后為元稹生下五子一女,元和四年(809)病死,時年27歲。
魏聰死時,31歲的元稹升任監察御史。我們一起度過了艱難的一生。當生活變得更好時,我們深愛的妻子去世了。元稹的悲痛可想而知。魏聰下葬時,元稹寫了《悼亡詩三首》,《離思詩五首》是后來元稹為悼念魏聰而作。
1."曾經的大海缺水,永遠的琥珀."
曾經,大海經歷了大海多變的世界。從字面上理解詩句:我見過深闊的海,其他的水我都不在乎!我見過令人眼花繚亂的巫山云朵。其他地方的云都不算什么!
“曾經滄海難為水”這句話出自孟子的奉獻:“孔子登東山而造小路,登泰山而造小天地。故看海者難見水,游圣人之門者難言。”
“永珀”一句,用戰國末期宋玉《高唐賦》中“巫山余云”的典故,說:“妾在巫山之孫,高丘為障。為云,為雨,為夕陽,陽臺下?!?/p>
就修辭而言,兩句使用了對偶性和比喻。詩人元稹把妻子魏聰,或者說他和妻子魏聰的感情,比作大海的水和巫山的云。除了魏聰,其他女人再也不會讓他這么動情了!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這兩首詩都堪稱千古佳句!
2.“回頭看看懶花,半耕半辟。”
即使在花叢中,我也懶得回頭。一半是因為修道,一半是因為你!抓緊時間,就是隨便,漫不經心。命運,對于。帝制,拜佛,還是修身養性。
1.“自愛殘妝鏡中,環釵披青絲叢。一會兒拍胭脂頰,一片紅紫蘇化?!?《離思五首》之一)
2.“山泉繞街徘徊,千樹桃花映小樓。在你開始讀閑書之前,先看看你在水晶窗簾下的頭發。”(《離思五首》之二)
3.“紅羅壓新時代,花紗嫩風塵。之一,不要太弱。有些東西是最令人愉快的。”(《離思五首》之三)
4.“百花常見,梨花白衣人首選。如今河頭有兩三棵樹,可憐兮兮,樹葉凋零?!?《離思詩五首》之五)
“這是全人類必須知道的悲哀,但不像曾經一起貧窮的人所知道的那樣”出自元稹《三痛詩》。第二,“三痛詩”是三首七律詩。元稹的悼亡詩中,第二首《三哀情》是除第四首《五留念》外流傳最廣的一首。全詩:
很久以前,我們開玩笑說,我們中的一個會死去,但是突然,在我的眼前,你走了。你穿過的衣服已經施舍出去了,我不忍心打開你的針線盒。因為我想你,我愛和女孩也特別愛,許多你的夢想,我會燒紙為你燃燒。沒有人知道夫妻二人會難過,很多過去的回憶都是極度難過的。
人雖已逝,往事歷歷在目,詩人元稹寫道,他無法擺脫對愛妻魏聰的懷念。雖然為了避免見物思人,他把她穿過的衣服都送人了,但是針和針還在,她卻不忍心再打開!如果你想念你的舊愛,你會更愛她的仆人,你也會夢到她給你寄錢。
結局“這是全人類必須知道的悲哀,但不像曾經一起貧窮的人知道的那樣”是后世的名句。明明每個人都會有這種離別的恨意,可是一想到曾經在清貧的生活中一起吃過苦,就更覺得自己受到了傷害!
國學大師陳寅恪在《白元詩話稿》中說:
“在付偉的悼亡詩中,世界上流傳最廣的一首是七律和三首三哀詩。......所以作者特別好。因為韋氏詞典的壞,他總是很自負,但他還不富有。他是一對可憐的夫妻,感情純潔。因為他可以選擇他的話,他被告知真相。只有丈夫是真的,他的成就是獨一無二的!”
關鍵詞: 若其網
發布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