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31 15:52:34
來源:外匯網特約
8月23日晚,匯川技術(300124.SZ)發布2021年半年度報告,2021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82.74億元,同比增長72.95%;歸屬母公司凈利潤15.63億元,同比增長101.81%。報告期內,各核心板塊業務都取得了高速發展,盈利能力與經營質量得到進一步提高。
(資料圖片)
經營效果顯著 各項指標表現亮眼
匯川技術主要聚焦工業領域的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專注“信息層、控制層、驅動層、執行層、傳感層”核心技術,以TOP客戶價值需求為導向,立足國內,拓展國際,為全球客戶提供創新的解決方案與服務。經過18年的發展,已經成為國內領先的工業自動化企業。
報告期內,受益于新基建投資拉動,產線自動化率提升以及新能源乘用車普及率提高等因素,下游需求旺盛,公司通用自動化業務,新能源汽車業務及工業機器人業務均取得快速增長。同時,公司推進管理變革,運營效率有所提升,其中銷售費用同比增長42.66%,遠低于營收增長率;財務費用同比減少182.44%;研發投入同比增加35.02%,各項指標表現亮眼。
工控行業需求旺盛 進口替代持續加速
匯川技術通用自動化業務屬于工控行業,從功能上可劃分為控制層、驅動層及執行層三類,涉及產品包括各類變頻器、伺服系統、控制系統等核心部件及電氣解決方案。目前,公司已經成為國內最大的低壓變頻器與伺服系統國產品牌供應商。報告期內,通用自動化業務(含電液、紡織、視覺、DDR/DDL)實現銷售收入約43.94億元,同比增長約88%。據睿工業統計,2020年匯川技術低壓變頻器產品在中國市場的份額位列第三,內資品牌第一,占比約12.1%;通用伺服系統在中國市場份額位列第三,內資品牌第一,占比為10%。公司低壓變頻器、通用伺服系統產品的市場占有率逐年提升。
據報道,當前,全球疫情防治效果分化明顯,海外制造業在原材料供應、加工制造及運輸等環節受到較大沖擊,大量制造訂單向國內轉移。同時,伴隨國內制造業“人口紅利”加速收縮,產線自動化改造及自動化設備成本持續下降,這一趨勢進一步促進了自動化設備的需求。
今年以來,為抓住“3060”雙碳政策帶來的市場機會及提高市場競爭力,匯川技術通用自動化事業部結合公司變革和行業拓展需求,對組織架構進行了調整,新成立了能源SBU、過程工業SBU等組織,同時,事業部成立了多個IPMT重量級團隊。公司在新興行業、傳統OEM設備、EU市場方面的業務拓展都取得了優異成績,進口替代持續加速。
新能源汽車與工業機器人業務增長強勁
據NE時代統計,2021年上半年公司的新能源乘用車電控產品市占率約為8.7%,中國市場排名第三,領導地位進一步強化。報告期內,圍繞“致力于成為領先的新能源汽車動力總成系統供應商”戰略,事業部持續提升研發平臺、制造平臺、質量平臺和供應商平臺的綜合管理水平,助力公司在新能源乘用車及商用車領域取得了高速發展。上半年,公司整體新能源汽車業務實現銷售收入9.08億元,同比增長約176%。目前,公司客戶布局包括新勢力(理想、小鵬、威馬等)、內資一線(廣汽、長城等)、海外頭部車企等,未來全球銷量份額、ASP均有持續提升的空間。
此外,隨著工業機器人景氣度逐步提升,匯川技術工業機器人業務實現高增長。2021年上半年,工業機器人業務實現營收1.92億元,同比增長約147%。報告期內,公司圍繞“核心部件+整機+工藝”的經營策略,積極推進工業機器人整機及核心部件的開發,并深挖解決方案及其核心控制點,在新產品開發方面取得了突破進展。根據民生證券研究,2015-2020年,國內工業機器人產量由2015年的3.3萬臺提升至2020年的23.7萬臺,CAGR達48.3%;銷量由2015年的6.9萬臺提升至2020年約17萬臺,CAGR達19.8%。隨著下游制造業需求的逐步回暖以及新型應用場景的持續拓展,國內制造業景氣度持續增強,工業機器人行業有望迎來高增長。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1年6月29日披露的匯川技術定增方案中顯示,高瓴資本、廣發基金、中信證券、友邦人壽、瑞銀(UBSAG)、大摩(摩根士丹利)、小摩(J.P.Morgan)等12家知名機構成為最終發行對象。其中,高瓴資本及其二級平臺禮仁投資為最大的獲配者,合計獲配1379.3萬股,金額近8億,占比超38%。各知名投資機構踴躍參與匯川技術定增項目,顯示市場對公司未來發展具有堅定的信心。
據中泰證券研究,在智能制造大力推進、國產化繼續提速、新興制造需求爆發、運動控制市場快速擴張的機遇下,技術實力強、產品及解決方案完備、供應鏈本土化程度高的內資品牌有望繼續提升產品份額、加速強化品牌力,營收及業績將有望延續高增態勢。匯川技術表示,未來公司將繼續專注研發,提升產品技術水平,加速進口替代進程,成為一家引領中國工控領域的龍頭企業。
關鍵詞:
發布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