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希夫:通脹見頂只是華爾街的一廂情愿

2022-04-18 09:01:48

來源:金十數據

美國3月CPI環比增長1.2%,同比增長8.5%,一如預期般火熱。但主流媒體仍從數據中發現了一絲希望。核心通脹率沒有達到預期的高度導致許多人認為通脹已見頂。而彼得·希夫在自己的播客中則稱,這只是華爾街的一廂情愿。

3月CPI數據反映了俄烏沖突及其導致的油價飆升所帶來的初步影響,盡管略高于市場預期,但漲幅并沒有人們想象中的那么瘋狂。因此,許多人甚至對此感到寬慰。彼得表示,CPI的同比增幅創1981年以來新高,但并不意味著如今的通脹情況和1981年一樣。

“40年前CPI的計算方式與現在完全不同。據我所知,如果用1981年的CPI來衡量2022年的物價漲幅,我們可能會得到17%的同比增速,是8.5%的兩倍。”

剔除了波動較大的食品及能源價格后,3月核心CPI環比增幅為0.3%,低于預期的0.5%。核心CPI同比增長6.5%,略低于預期的6.6%。

彼得表示:

“對市場而言,這些是不錯的數字,因為核心CPI并未上升到想象的高度。整體通脹表現得差一些,核心通脹表現稍好一點。但總的來說,當知道事實不像坊間傳言一樣時,公眾都松了一口氣。”

彼得指出,即使核心CPI增速低于預期,但0.3%仍是個較高的數字,在此基礎上計算出的CPI年化增速將達到3.7%,幾乎是美聯儲2%目標水平的兩倍。

彼得表示,雖然有人因為剔除食品和能源的通脹不算太糟而感到安慰,但事實上,只查看核心通脹同比增速是沒有任何意義的。他說:

“家庭消費離不開食品和能源。沒有食品和能源,他們就無法生存。當食品和能源價格同比大漲時,這不是波動,而是一種趨勢。當你試圖計算通脹率并想確定數據是否有問題時,你不能忽視這一趨勢。”

彼得還指出,另外,在正常的經濟中,核心價格的下降是由于能源和食品價格的上升。隨著人們在食品和能源上的支出增加,他們在其他方面的支出自然就會減少。他補充道:

“而所有價格都在上漲的原因是每個人都有更多的收入。那么這些額外的收入從何而來呢?它來自美聯儲。核心通脹和整體通脹都是美聯儲一手造成的。不是普京也不是新冠疫情的鍋。”

CPI數據公布前一天晚上,美國國債收益率紛紛創下新高,表明債券交易員們正在為持續升溫的CPI做準備。市場對通脹的焦慮可見一斑。因此,當數據相對溫和——至少沒有預期那么糟糕時——債券市場就反彈了。

值得注意的還有,所有收益率曲線中倒掛的現象都消失了。對此,彼得表示:

“我認為,收益率曲線恢復正常,表明債券市場潛在的預測是,基于這個所謂的良性數字,也許美聯儲不必像人們想象的那樣激進地加息,所以曲線的短端漲勢放緩。”

也可能有一些人認為,美聯儲將更快地把經濟推向衰退,這同樣意味著美聯儲將不必過度加息,但曲線的長端似乎表明,市場預計通脹可能會持續更長時間,并定價利率將在2023年達到3.25%左右的峰值。

彼得認為,美聯儲無法加息至3.25%。在他看來,在利率上升至3.25%之前,經濟就將陷入衰退,或者將接近衰退,最終將迫使美聯儲放棄加息,甚至將轉向量化寬松。他說:

“所以,我不認為我們會達到這個水平。請記住,2018年,當美聯儲不得不踏上回頭路并最終降息至零時,利率還沒超過2.5%。考慮到美聯儲如今的債務規模更加龐大,杠桿更高,如果2018年美聯儲不能接受利率達到2.5%,那么它們現在也不能接受,更不用說加息到3.25%。因此,美聯儲不可能在經濟出現裂縫的情況下將利率提高到那么高。”

美國政府3月預算赤字再度飆升,幾乎是預期的4倍。彼得評論道:

“美聯儲結束量化寬松后,財政部不能再指望美聯儲出手購買這1927億美元債務中的大部分。此外,美聯儲將從自己的資產負債表中出售價值數十億美元的國債。這就是為什么我不相信美聯儲能夠實質性量化緊縮的原因,因為美國財政部有太多的債券要出售,而買家卻寥寥無幾。”

彼得指出,1981年,即上一次CPI這么高的時候,利率達到了20%的峰值。他說:

“1981年通脹率見頂時,實際利率為6.5%,如今實際利率為-8.25%,這種情況下通脹會見頂嗎?更糟糕的是,如果我們準確地衡量價格,正如我前面所說,我們的通脹率高達17%,這意味著實際利率為-16.75%。當利率深陷負值時,通脹更有可能加速攀升而不是回落。與其說我們處于通脹期的末端,不如說通脹才剛剛開始。所有那些說通脹見頂的人,他們只是說說而已,因為他們希望它已經達到頂峰。”

關鍵詞: 一廂情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