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娛 > 正文

匡衡勤學而無燭是什么意思 匡衡當了什么官?

2023-06-09 09:22:19來源:匯世網(wǎng)  

匡衡勤學而無燭是什么意思

每個人都知道鑿壁偷光的故事,這個勵志故事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努力學習,但每個人都會改變,比如今天要講的匡衡確實很值得我們學習,但是他最終還是落入了金錢和權力之中,成為了一個貪官。

匡衡祖祖輩輩都是農(nóng)民,所以他家很窮,上不起學。后來,一心想讀書的匡衡跟親戚學會了讀書。然而,由于匡衡家庭貧困,家里沒有書,也買不起,更何況在西漢,就算有錢也未必能買書。因為西漢時期雖然有紙,但造紙工藝復雜,生產(chǎn)出來的紙?zhí)植冢y以書寫,大部分用作包裝。即使有寫紙,普通大戶也買不起。

因此,在渴望閱讀的匡衡,書籍的來源成了難題。當匡衡聽說他的家鄉(xiāng)有一個富裕的家庭,他的家里有很多書時,匡衡來當雇工,匡衡表示不需要任何錢來當雇工。店主感到很奇怪,所以他問匡衡為什么,匡衡告訴書的主人,他只是想借他的書再看一遍。聽了這話以后,主人對匡衡的舉動印象非常深刻,于是就答應了匡衡借書的請求。

書有了,但是匡衡白天沒有時間閱讀,因為他必須為別人工作。而匡衡家境貧寒,匡衡勤學而無燭,雖然鄰居家里有照明,但晚上去別人家不合適。為了學習,匡衡想了一個辦法,那就是在鄰居的墻上鑿一個洞,這樣光線就可以透過這個洞照射進來。正是通過這種方式,匡衡達到了讀書的目的。勤奮好學的匡衡,通過努力學習終于成為一個很有學問的人。

匡衡當了什么官

匡衡對《詩經(jīng)》的理解非常獨特透徹。因此,當時還是太子的漢元帝知道這一點,他非常喜歡匡衡。漢元帝繼承王位后,提拔了匡衡,最終當上了宰相,封樂安侯,掌管全國的事物。

匡衡剛為官的時候非常成功,他多次對朝廷的政策發(fā)表意見,但后來,宦官石顯受到漢元帝的信任,結黨營私、把持朝政,而當時的宰相匡衡卻未能盡到宰相的職責。直到漢成帝繼承王位,匡衡才彈劾石顯。

如果真的匡衡的阿諛奉承是不得已,那么他被封后的“偷地”可以說已經(jīng)徹底毀了他。匡衡封樂安侯時,給了他31萬畝土地。當時,由于郡圖錯誤,匡衡多得了4萬畝土地,而這種情況已經(jīng)持續(xù)了十多年,最終在漢成帝在位時被貶。

作為丞相,他不能嚴格要求自己,為了一些蠅頭小利,無視國家的法律法規(guī),最后貶至庶人,名譽掃地。匡衡勤學而無燭,沒想到最后的結局是這樣的。

關鍵詞: 匡衡勤學而無燭是什么意思 匡衡當了什么官 匡衡是誰介紹 匡衡最后為啥會被貶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