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馬非馬論是誰提出的??戰國時期著名思想家公孫龍簡介
白馬非馬論是誰提出的?
白馬非馬論,這是中國邏輯學家公孫龍,提出的邏輯問題,來源于《公孫龍子白馬論》。
?戰國時期著名思想家公孫龍簡介
戰國時期著名思想家公孫龍,曾是趙國平原君的門客,他的部分思想記載于《公孫龍子》,有六篇文章,其中提出白馬非馬論的《白馬論》,就是這六篇文章之一。公孫龍的“白馬非馬”,他把“白馬”和“馬”比作兩個概念,指出了“一般”和“個別”的區別。
春秋戰國時期,為了應對各諸侯國的需要,涌現出了一大批人才。他們善于思考,敢于另辟蹊徑,以細膩或獨特的思想吸引世人。公孫龍是這些人中具有代表性和杰出的一位。
由于年代久遠,公孫龍的許多作品都已失傳。除了記載《公孫龍子》其中的《府跡》屬于后人撰寫, 還有其他五篇文章《府跡》、《白馬論》、《指物篇》、《通變論》、《堅白論》,大概率來自公孫龍。下面來看看公孫龍的一個著名理論:“白馬非馬”。
在古代,公孫勝想騎馬出城,看守人被命令不要讓馬通過。公孫勝與他爭辯,成功地證明他的白馬不是馬,然后出城去了。
他提出了三個論點。他的第一個論點是,馬是一種形態,而白是一種顏色,所以白馬和馬不是一種東西。
他的第二個論點是兩種馬的延伸不同,白馬只有這一種顏色,而馬有很多顏色。他的第三個論點,馬是一種馬,而不是白色的馬。
在公孫龍看來,“白馬”不是“馬”,所謂“白馬”,“白”是顏色而“馬”是“形態”。換句話說,“白馬”既有“色”,也有“形”。而“馬”只能指一種形態。在這里,從概念上看,“白馬”和“馬”是不能用等號標注的。所以“白馬非馬”。
公孫龍的這場爭論指出了“一般”和“個別”之間的邏輯關系。“馬”是一個一般概念,而“白馬”則是這個“一般概念”中相對“個別的概念”。
在這里,公孫龍是用“一般”不等于“個別”的邏輯向世界展示他的白馬非馬論。
相關閱讀
-
-
全國人大代表、舍得酒業酒體設計員陳柏蓉提出“科創”“白酒出海”“激發消費市場活力”三項建議
3月5日,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隆重召開。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
2023-03-06 -
開年以來基金分紅總額同比減少68%,債基為分紅主力,地方政府專項債擬新發3.8萬億 前沿資訊
上周,債券市場處于 "無主線 "狀態,收益率窄幅震蕩,國債短端收益率受存單提價影響繼續上行。有分析...
2023-03-06 -
-
復制的快捷鍵是什么(復制的快捷鍵是Ctrl+C) 天天頭條
說起復制粘貼,大多數小伙伴肯定都知道Ctrl+C和Ctrl+V,很多人鍵盤上最模糊的幾個鍵就是Ctrl、C和V了,...
2023-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