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娛 > 正文

慈禧太后怎么樣 慈禧太后為什么風品不佳

2023-02-07 10:18:08來源:匯世網  

慈禧即孝欽顯皇后,咸豐帝的妃嬪,同治帝的生母。慈禧太后的入宮前名字為葉赫那拉杏貞 ,據說慈禧是被惠征買來的,想讓她頂替自己的女兒入宮,也又說慈禧是惠征的庶出女兒。

1852年,慈禧入宮,封蘭貴人,后生皇長子同淳,進封為懿貴妃。當時的咸豐帝體弱多病,英、法聯軍入侵大清,太平天國在南開展轟轟烈烈的的反清起義運動,使他在內憂外患之際身心俱疲。在批改奏折時,經常口授懿貴妃,并讓她代為宣讀奏章,并允許懿貴妃發表意見,所以很多大臣都對葉赫那拉家族不滿。

光緒死后,慈禧逐漸成為清朝晚期的實際統治者,是清朝后期暴政,專權、惡毒的代表人物。為什么慈禧太后風評如此不佳呢?

光緒時期,清朝的一些中央和地方官員主張學習西方現代科學技術,訓練新軍,購買槍支和軍艦,發展中國軍民工業,以達到富庶強兵的目的。他們的代表人物是中部地區的奕和、文祥,以及當地的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和張之洞。他們的改革雖然沒有觸及封建專制政治制度和社會制度,但在頑固派看來,卻是“以夷制夏”,違背了先人成法、先賢的古訓。因此,從洋務運動開始,頑固派就堅決反對。在洋務派與頑固派的斗爭中,慈禧善于玩弄政治,并采取了平衡的策略。他一方面支持以奕和為首的洋務派,另一方面又扶植頑固派遏制洋務派。

慈禧希望清朝成為一個強大的國家,但又擔心光緒會通過政治改革脫離她的控制。因此她牢牢地掌握了掌握了自己手中的軍事力量和用人權。可以看出,其實慈禧是由改革朝政的想法的,但她為人多疑且害怕作出改變來動搖自己的地位。且她生性奢侈,耽于享樂,是絕對的利己主義者。

在慈禧太后晚年時期,在中國歷史上首次引入君主立憲制,并列出了9年的時間表:1909年舉行省顧問委員會選舉;1910年,部長會議開幕;1917年,國會召開,實施憲政。如果我們按照這個時間表一步一步來,十年之內,中國將成為像日本和英一樣的君主立憲制國家。君主只是國家的象征,在國會擁有建立法的權力,在內閣擁有行政權。法權力在法各級機構,民主憲政的曙光再次來到中國。如果不是慈禧太后的改革,國內外勢力的迫害和顛覆,時間表公布后的第二年,她去世,最高權威的逝世,讓清廷群龍無首,憲制時間表停止。如果慈禧能把這件事情完成的話,也許今天的中國可能不是現在的政治體系。

慈禧生活奢侈無度,在大多人都吃不包飯的年代。每次慈禧吃飯,他都要呈上整整100道菜。北洋海軍一直想獲得新的軍艦,但政府只是以“困難時期和資金短缺”為由拒絕批準。而慈禧老太太第二天的生活費是四萬兩銀子。

關鍵詞: 慈禧太后的名字 慈禧太后的名字是什么 慈禧太后怎么樣 慈禧太后為什么風品不佳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