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06 13:34:1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交通運輸部消息,今天(5月6日),我國首個國產化船舶交通管理系統在山東濰坊試運行。
此次試運行的純國產船舶交通管理系統總體架構主要由1個管理中心即濰坊船舶交通管理中心、1個操作終端和1個監控終端構成,信息采集及處理層面主要包括1座雷達站、1座甚高頻通信基站和圍繞濰坊港中港區布置的視頻監控系統。濰坊船舶交通管理系統使用的是全國海事首款應用型國產雷達,該雷達掃測半徑45公里(24.3海里),基本覆蓋濰坊全轄區,雷達數據可以實時掌握海面整體情況。在這套系統中,我國實現了前端雷達信號采集-數據處理-控制操作-綜合展示等各環節全面國產化應用。
系統的國產化建設提升海事監管服務效率
(資料圖)
船舶交通管理系統(VTS)可以說是一種集雷達、通信、視頻、船舶自動識別和氣象信息等多種先進和前沿科技于一體的高端電子監管系統。過去我國的船舶交通管理系統使用的都是國外的雷達設備,實現國產化后,全方位提升了監管服務效率。
在船舶交通管理系統投入使用前,濰坊海事局采用的監管技術手段主要是視頻監控(監管)系統、船舶自動識別系統、甚高頻無線通信以及人工現場監管等。這些手段只能單方面解決監管過程中聽、看和講的問題。
濰坊海事局綜合業務處處長 王小明:濰坊船舶交通管理系統是將各種傳統的監管手段,集成在同一個平臺上,可以說增強了我們主動掌握轄區水域船舶動態的能力,而且克服了傳統監管手段的局限性,實現了看得著、聽得見、講得通,同時也帶動了監管方式向主動監管和事前監管方式轉變,可以說節約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提高了海事監管和服務的效率。
在濰坊船舶交通管理系統采用的首款應用型國產雷達中,雷達數據處理子系統中配置了船舶異常行為分析軟件和船舶動態風險評估軟件,可實現對船舶航行狀態進行預判,防止碰撞、觸礁、沉沒等事故的發生。同時系統中還建立了大數據平臺,能提高系統的數據查詢與分析能力。
專家表示,船舶交通管理系統的國產化建設是系統數據安全風險防范的需要。
交通運輸部中國交通通信信息中心智慧交通事業部總經理 闞津:在信息化建設領域,尤其是涉及信息安全的敏感區域,自主可控的要求日益提升。作為重要的交通安全設施,研制自主可控、安全的船舶交通管理系統,具有十分重大的現實意義。這套系統體現了海事核心裝備的研制能力和產業化能力,促進了海事管理和服務的提升。
我國建設船舶交通管理系統中心全球最多
交通運輸部數據顯示,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建設船舶交通管理系統中心最多、監管水域面積最大的國家。
船舶交通管理系統,英文簡稱“VTS”,是指為保障船舶交通安全,提高交通效率,保護水域環境,由主管機關設置的對船舶實施交通管理并提供咨詢服務的系統。我國《海上交通安全法》明確規定,海事管理機構統一負責海上交通安全監督管理工作。
隨著船舶交通量不斷增加,為使船舶能夠順暢通航于各個水域,各海運國家逐漸建立起岸船之間合作的船舶交通管理系統。
截至目前,船舶交通管理系統(VTS)已經歷了3個時代:使用引航員、通信、視覺信號等的第一代VTS;使用交管雷達和甚高頻(VHF)無線電話的第二代VTS;使用雷達信息處理系統等的第三代VTS,它由監測子系統、數據處理子系統、信息傳輸子系統及通信子系統等組成。
我國首個船舶交通管理中心(VTS中心)于1978年在寧波港建成,此后實現了從無到有、從點到線、從線到面的發展過程。
交通運輸部數據顯示,我國現已建或即將建成船舶交通管理中心(VTS中心)65個,雷達站300余座,基本實現沿海重要水域和主要港口雷達信號全覆蓋、長江干線航段雷達信號全覆蓋,已經成為世界上建設船舶交通管理中心(VTS中心)最多、監管水域面積最大的國家。
(央視新聞客戶端 總臺記者 唐穎 李嘯虎 山東臺 高杰)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