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14 15:53:27
來源:中新網
(資料圖片)
最高人民檢察院第九檢察廳廳長那艷芳14日在北京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通過司法社工為涉罪未成年人提供法治教育、心理疏導和教育矯治等服務,80個示范建設單位涉罪未成年人再犯罪率為4.7%,低于近5年來涉罪未成年人再犯罪率1.2個百分點。
近年來,檢察機關持續加強與社會各界的協作配合,推動政府職能部門、各類人民團體、社會組織、專業力量等共同加入,形成未成年人保護合力。2018年2月,最高人民檢察院和共青團中央簽署合作框架協議,在完善未成年人司法保護、加強犯罪預防、強化未成年人權益保護等方面探索社會支持工作機制。
那艷芳說,2019年4月,最高人民檢察院和共青團中央在全國40個地區開展社會支持體系建設試點;2021年10月,在80個地區持續開展社會支持體系示范建設。
據統計,示范建設期間,檢察人員攜手社會組織、社會工作者累計為涉罪未成年人提供幫教服務8.5萬人次,覆蓋88.65%的審查起訴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累計為未成年被害人提供保護救助服務3萬余人次,覆蓋51.23%的受理審查起訴案件中的未成年被害人。
此外,示范建設期間,累計有2.6萬名社會工作專業人員投入專業服務、資源聯絡、組織管理等工作,其中有877人擁有心理咨詢師資質,198人擁有家庭教育指導師資質,59人具有律師執業資格。
記者還從會上獲悉,2022年,最高人民檢察院在首都師范大學設立“未成年人檢察社會支持體系研究基地”。該研究基地受委托參與研發未成年人司法社會工作服務規范國家標準,今年3月,此項國家標準已經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正式發布。
未成年人檢察社會支持體系研究基地主任、首都師范大學副校長雷興山表示,這項國家標準對服務內容、流程、方法等內容進行了深入細致的規定,能夠有效指導社會工作者開展專業服務,提升服務的規范化、專業化水平。這項國家標準還可以為各地建設未檢社會支持體系提供明確、細致的指導,能夠有效推動做好社會工作與未檢工作的銜接。
關鍵詞:
發布于
發布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