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快資訊丨制售假“布洛芬”?絕不能讓假藥趁疫打劫

2023-01-04 07:50:49

來源:北京晚報


(相關資料圖)

公安部食品藥品犯罪偵查局近日印發通知,部署全國公安食藥偵部門依法嚴厲打擊制售假冒涉疫藥品、檢測試劑及制氧機、血氧儀等相關用品違法犯罪活動。通知要求,要圍繞常用涉疫藥品、檢測試劑及相關醫療器械、設備,緊盯生產、批發、零售環節及網絡交易服務等第三方平臺,深入排查案件線索,與有關部門密切協作,第一時間核查工作中發現和群眾投訴舉報的線索,對團伙性、系列性、跨地域案件,組織專門力量開展集中破案攻堅,對構成犯罪的堅決依法立案查辦。

手中有藥,心中不慌。疫情來勢洶洶,家家戶戶都想買點防疫物資和藥品備用,許多城市藥品需求短時激增,即便加大生產和配置力度后有所緩解,但依然處于緊平衡的狀態。巨大的商機下,一小撮人動起了歪腦筋,踏上了制造或銷售假冒偽劣涉疫藥品的歧途,從中賺取高額利潤。近日,吉林公安機關就破獲了一起制售“布洛芬”假藥案件;還有網友曬圖稱,買來的感冒藥名稱中,關于“連花”還是“蓮花”、“清瘟”還是“清溫”,制假藥者竟自己都沒搞清。

藥品是治病救人的特殊商品,平日里容不得半點摻假,疫情期間尤其如此。眼下,多地受病毒感染后發生重癥的患者比例正在攀升,為把門診和急救資源留給這些真正需要的人,許多輕癥患者選擇在家吃藥戰疫。對于他們來說,從市場直接購買的感冒、退熱、抗病毒等防疫物資,是對抗疫情的重要武器。如果服用了“布洛芬”假藥,或者假冒血氧儀無法給出真實血氧數字,后果簡直不堪設想,輕者損害健康,重者延誤或加重病情,從而危及生命。如果這些防疫假藥流通起來,還可能進一步擴大疫情造成的危害,讓本就吃緊的醫療資源雪上加霜。?

制售涉疫假藥,無異謀財害命;打假刻不容緩,懲治須下猛藥。近年來,我國藥品監管體制不斷創新,從原料采購、販賣銷售,到印制包裝、物流運輸,設置一系列監管規定,公安部門也多次嚴打假藥制售,有效遏制了假冒偽劣藥品的猖獗態勢。《刑法》規定,生產、銷售假藥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但一些假藥個案的出現,說明藥品打假形勢仍不容樂觀,打擊假藥犯罪還要出重拳、用重典。此次公安部依法嚴厲打擊制假售假、“山寨”仿冒涉疫藥品及相關用品的違法犯罪活動,更具針對性和實效性,有助于快偵快破為百姓深惡痛絕的涉疫假藥案件。打擊假藥捍衛的不僅是市場秩序,更是民生安危。?

打擊假藥不僅要靠警方,也要靠平臺嚴管。公安部門在查處犯罪分子的同時可以順藤摸瓜,查清這些黑作坊里產出的假藥是如何暢通無阻流向市場的。比如,通過網售的山寨偽劣藥品,上架之前有沒有向平臺提供生產許可等資質證明?平臺又是否盡到了驗證審核之責?假藥制售的每一個環節,都不能也不該逃脫法律責任。此外,消費者也要通過正規渠道備藥,不盲目搶購,防上當受騙,一旦發現涉假物資藥品,及時舉報。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