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16 16:49:48
來源:環球網
近日,一名中年女性出現意識模糊緊急入院治療。經醫生分析,系因感染新冠病毒后過量飲水導致水中毒引起。
據紅星新聞報道,四川省人民醫院急診科醫師楊鵬介紹,該患者于12月10日左右感染新冠病毒,出現全身酸痛癥狀,發燒至39℃,并嘔吐了2次,嘔吐后該患者開始大量飲水,“家屬描述說,她不停地喝水”,繼而出現肢體抽搐、神志模糊的癥狀,?被緊急送往監護室搶救。
【資料圖】
該患者出現急診意識改變,考慮為大量飲水后出現的水中毒所致。水中毒又稱為稀釋性低鈉血癥,?指當機體所攝入水總量大大超過了排出水量,以致水分在體內潴留,引起血漿滲透壓下降和循環血量增多。
12月15日,記者了解到,經過積極治療和護理,該患者目前已經康復,其新冠癥狀也已治愈,預計很快就能出院。
每天喝多少水才合適?
秋冬季來臨,新冠、流感等呼吸道疾病高發,許多患者采用喝水的方式來緩解癥狀。然而,喝水也是有講究的,需要把握度,不能過度飲水。
那么,每天喝多少水才合適呢?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議,日常要做到足量飲水,少量多次。在溫和氣候條件下,低身體活動水平成年男性每天需喝水1700毫升?,成年女性每天喝水1500毫升?。夏天或大量出汗時,補水要遵循先快后慢、分次補充、量出為入三個原則。
楊鵬醫生介紹,對于健康人群來說,24小時內喝水量達到3、4升以上,就可能造成水中毒。?喝水講究適可而止,而不是無限制地飲水,一天喝兩升左右溫開水較為安全。?而對于慢性腎臟患者、心血管疾病患者,需要合理控制飲水量。
發燒喝電解質水有用嗎?
提到“喝水”,最近又有一種水成了緊俏貨——電解質水?。
電解質指的是體液中的無機鹽、蛋白質等,以離子形態存在的物質,主要包括鉀離子、鈉離子、氯離子、鈣離子、鎂離子等。水和電解質是維持生命基本物質的組成部分,是維持人體生命各臟器生理功能所必需的條件。
在發燒的過程中,可能會因為大量出汗和腹瀉,造成水分和部分電解質流失,嚴重可導致頭暈、乏力等,出現脫水癥狀。?在這種情況下,適當補充電解質,有利于保持患者內環境的穩定。
此外,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九版)》和《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公眾預防指南:膳食營養臨時指南》中,均提到“注意水、電解質平衡?”或“適量補充含一定量電解質的飲用水”?。因此,對于居家康復的新冠病毒感染者來說,電解質水并不是“智商稅”,確實能派上一定的用場。
不過,專家也提醒,電解質的補充渠道有很多,并不一定非得是功能飲料,紫菜、菠菜等含鉀的食物、淡鹽水等,?都可以為我們適當補充電解質。如果能正常飲食,則無需額外補充電解質。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