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擦亮特色水果產業名片|全球快播報

2022-12-14 21:33:32

來源:農民日報


【資料圖】

重慶市緊扣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發展現代山地特色高效產業,特別是提出要提質增效、高標準打造特色水果產業。全市柑橘、脆李種植面積、產量位居全國前列,近300萬果農與龍頭企業、合作社建立利益聯結機制,人均增收近2500元。水果產業已成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促進農民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是重慶發展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的靚麗名片。

著力拓空間優布局,提升優勢產業集中度。引導水果產業“不與糧爭地、不與生態發展爭空間”,進行“上下進退入”空間布局。“上”即上山上坡,“下”即糧下、林下間套作,“進”即進駐“四荒資源”、廢舊房屋、閑置地,“入”即入設施、退耕還林區,“退”即適時退出“兩區”劃定區域和基本農田、退出低效產區。在穩定糧食面積的前提下,累計發展柑橘、脆李等特色水果760多萬畝,年產量達640多萬噸。

著力優化品種結構,延長優質鮮果供應期。選育良種,堅持種業創新,引進選育沃柑、金秋砂糖橘等突破性柑橘新品種30余個,自主選育巫山脆李、金翠李等青脆李品種10個,填補了晚熟、早熟品種空白。加強全國首個柑橘非疫區建管,建成北碚、江津2個國家柑橘區域良種苗木繁育基地。調整熟期,柑橘實現了“三季有優質鮮果、八個月能加工”;脆李熟期延長為6—9月底,有效保障了市場不同時段的果品需求。

著力強技術嚴標準,提高果品綠色優質率。組建團隊,先后攻克晚熟柑橘枯水落果、脆李落果裂果等5項技術瓶頸。建成生態果園100萬畝,認證“三品一標”柑橘、脆李產品706個,示范園肥藥減施50%以上。建立柑橘、脆李全產業標準化體系,制定實施地方標準10項。

著力促銷售延鏈條,促進產業高質高效發展。成立市場主體,已建成國家級柑橘交易市場和“奉節臍橙”電子交易中心,組建重慶三峽柑橘集團,打造“三峽柑橘”品牌。采取目標市場推介、線上銷售推進、外貿出口推動等方式,有效解決了疫情造成的應季柑橘滯銷難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