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父一號”之后有何安排?中國太陽立體探測擬實施“三步走”|環球微動態

2022-12-13 21:41:34

來源:中國新聞網


(相關資料圖)

中新網北京12月13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在綜合性太陽探測衛星“夸父一號”任務之后,太陽探測領域有何規劃安排備受關注。中國科學院(中科院)空間科學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二期)負責人、中科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主任王赤院士13日透露,目前正在開展未來太陽空間物理的發展規劃論證,擬分步實施太陽極軌探測、太陽黃道面探測、太陽抵近探測的“三步走”計劃。

“夸父一號”首批科學圖像新聞發布會當天在北京懷柔科學城舉行,王赤院士主持發布會,他在回答關于“夸父一號”之后中國空間科學領域的太陽探測任務有何部署時作上述表示。

王赤表示,目前,中國太陽物理學界與相關工程部門正在開展未來太陽空間物理的發展規劃論證,擬分步實施太陽極軌探測、太陽黃道面探測(環日探測,格拉朗日L5/L4點)、太陽抵近探測“三步走”計劃,將從不同視角和距離觀測太陽,以解決諸如太陽磁場產生和演化及其與太陽活動的關系、太陽爆發的物理機制及其對空間天氣的影響這類重大科學和應用問題。

當天發布會上,“夸父一號”首席科學家、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甘為群研究員表示,按計劃,“夸父一號”將不晚于衛星發射半年后完成在軌測試,進入科學運行階段,屆時,“夸父一號”衛星數據連同數據分析軟件,將對中外同行實時開放。

他對“夸父一號”項目開展國際合作予以特別強調說,中國科學家之前發表太陽物理研究相關論文所用的絕大部分觀測數據,都是來自國際上太陽衛星共享的資料、軟件、數據,“吃的是現成的飯”,而通過“夸父一號”開展國際合作,就是中國“做飯”向全球分享。因此,“夸父一號”要加強中外合作和數據開放共享工作,早日實現“一磁兩暴”(即太陽磁場和太陽上兩類最劇烈的爆發現象——耀斑和日冕物質拋射)科學目標,為太陽活動第25周峰年觀測和研究做出有顯示度的中國貢獻。

“夸父一號”衛星系統總設計師、中科院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諸成研究員在發布會上介紹在軌測試情況說,“夸父一號”衛星在軌測試2個月,除萊曼阿爾法日冕儀還未開機外,其他設備均開機工作,工作狀態正常穩定。衛星平臺各系統功能性能滿足要求,建立高精度穩定姿態指向、穩定工作溫度環境、可靠星地測控和數據傳輸鏈路,并獲取穩定能源,有力保障有效載荷工作。同時,“夸父一號”衛星有效載荷工作穩定正常,采用的新技術、新部件、新工藝等得到驗證,主要功能性能指標滿足要求,已取得一批有價值的科學觀測成果。

據了解,“夸父一號”衛星于2022年10月9日成功發射,其全稱為“先進天基太陽天文臺”(ASO-S),是中科院空間科學二期先導專項研制發射的又一顆空間科學衛星。“夸父一號”科學目標瞄準“一磁兩暴”,研究它們的形成、演化、相互作用和彼此關聯,并為空間天氣預報提供支持。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