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06 10:41:50
來源:央視網
【資料圖】
央視網消息:最高人民法院12月5日發布《中國生物多樣性司法保護》報告和生物多樣性司法保護典型案例。
2013年以來,各級法院共審結涉生物多樣性保護一審案件18.2萬件,涉及中華鱘、藏羚羊、紅豆杉等中國典型、獨有野生物種,和穿山甲、噬人鯊、珊瑚等全球珍稀、瀕危物種。保護要素涵蓋野生動植物及其生存環境、漁業及林業資源、動植物檢驗檢疫、植物新品種等不同案件類型,全面加強物種多樣性、遺傳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司法保護。
法院貫徹保護優先、預防為主原則,充分考量威脅生物多樣性的重大現實風險,依法開展預防性公益訴訟。適用生態環境侵權禁止令制度,及時叫停侵害生物多樣性行為,把損害消滅在源頭或控制在合理范圍內。
細化生態環境侵權懲罰性賠償適用規則,加大對故意侵害生物多樣性行為懲處力度。貫徹恢復性司法理念,探索創新補植復綠、增殖放流、勞務代償、技改抵扣、認購碳匯等多種環境資源審判獨有裁判執行方式,為不同生態系統提供全方位修復選項。
全國法院累計設立環境資源審判專門機構或組織2426個,實行環境資源刑事、民事、行政案件“三合一”歸口審理,我國成為全球唯一建成覆蓋全國各層級法院環境資源審判體系的國家。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