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28 09:54:21
來源:半月談微信公號
當前,我國報廢機動車及“退役”動力電池規模龐大。半月談記者調查發現,一些人非法回收、拆解、變賣、粉碎報廢車和“僵尸車”及動力電池,破壞環境生態,導致大量有色金屬等珍貴資源流失海外。
報廢產品入“黑市”,正規機構“吃不飽”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據公安部統計,截至2022年6月底,我國機動車保有量達4.06億輛,其中汽車3.1億輛,約占76.4%。按照國際4%~6%的平均報廢比例測算,報廢機動車數量龐大,二次回收市場廣闊。有機構預計,到2026年,我國報廢機動車市場規模或達231億元,年復合增長率7%。同期,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1001萬輛,首批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迎來“退役潮”。
待拆解的報廢汽車
市場需求上升,我國報廢機動車及動力電池回收行業卻受制于資金、技術、設備、場地等限制,多數企業規模不大,呈現小、散、亂特征。
半月談記者暗訪發現,當下報廢機動車以個體回收為主,二次污染嚴重。在東部某市,一些不法分子在未經車主同意、未核驗證件信息的情況下,將部分長期停放于公共場所的老舊機動車,以廢鐵稱重的形式違法變賣、粉碎獲利。
在南方某市一處非法回收拆解報廢機動車的“黑窩點”中,破碎的機動車外殼、零部件凌亂地堆放在未經任何處理的場地上,隨意搭建的簡陋鐵皮房儼然成為拆解作坊,現場工作人員沒有專業資質、未經專業培訓。
還有一些小作坊低收高賣,違規提取其中的鈷、鎳、鋰等貴金屬材料,賺取暴利差價,惡意哄抬價格。當前,無資質高價收購,私拆濫解報廢車、動力電池現象增多,大量報廢產品通過中間商、中介等流入“黑市”,導致正規機構“吃不飽”、收車難。
半月談記者在蘇南調查發現,部分非法回收商逃避稅收、環評、場地等費用,成本低、利潤大,往往開出高價吸引車源,而正規機構需要負擔場地、稅收、環保設施運行等成本,很難與非法回收商競爭,車源慘淡。
數據顯示,我國現存動力電池回收企業3.6萬家,其中僅47家進入工信部“白名單”。據業內估算,以2020年為例,我國累計“退役”動力電池約20萬噸,“白名單”企業回收量不足5萬噸。
環境風險高企,資源流失海外
拆解機動車會產生廢油、廢制冷劑等10多類危險廢物和廢玻璃等一般固體廢物,如果處置不當或非法轉移,極易造成水、大氣、土壤等污染。
半月談記者探訪多個“黑窩點”發現,非法回收機構的拆解場地多未進行硬化防滲漏處理,缺少水油分離器等設備,報廢車輛隨意堆放,拆解流程不規范,產生固體廢物和有害物質,污染環境。
2021年4月,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查處大批機動車拆解行業污染環境問題。在東部某鎮,上百個非法拆解點露天作業,無任何污染防治設施,拆解后的含油廢鋼露天堆存,經雨水沖刷導致農田遍布油污,恢復難度極大。
機動車報廢后,資源二次利用價值高。如果資源二次回收成為灰色地帶,容易導致有價值的有色金屬等資源流失海外。一名從業者告訴半月談記者,2021年全球鉑族金屬二次回收167噸,占全球全年鉑族金屬總供應量的26%。報廢汽車催化劑是鉑族金屬二次資源回收的最大來源,占比80%。據公安部統計,2020年我國報廢機動車催化劑市場流通量約5000噸,含10噸左右鉑族金屬,但報廢機動車催化劑95%以上流向非正規機構。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含有鉑或鉑化合物的廢碎料出口594噸,按含鉑族金屬5%至10%計算,有30噸至60噸鉑族金屬流失海外。
此外,一些業內人士透露,在報廢機動車及動力電池非法拆解中,不少商家為降低成本,將零部件或電池翻新后用于非法維修或再次銷售,存在嚴重的交通安全隱患。還有部分車況較好的報廢機動車經非法改造后直接流入汽車銷售“黑市”,在三四線城市和農村地區銷售。
加強立法保障,優化稅收政策
我國報廢機動車及動力電池存量大,但資源二次利用率不高。歐美國家機動車資源二次循環利用率約30%,我國僅10%左右。
多位企業人士建議,加快推動二次資源回收領域立法,管控機動車及動力電池領域二次資源利用。北京京師律師事務所律師王琮瑋認為,現行法律法規僅規定達到強制報廢標準的機動車不得上路行駛,并未規定其停放是否合法合規,執法人員面對大量不違停、又達到報廢標準的“僵尸車”束手無策。她建議完善立法,明確“僵尸車”認定依據、所有權、處理程序等問題,推動有關部門集中清理整治。
拆解車輛后可循環利用的各類金屬及塑料
多位公檢法系統人員認為,要針對回收體系不健全、能耗高、污染重等問題,建立規范的二次資源回收體系和網絡,統籌規劃二次資源循環利用定點,嚴打高價值二次資源走私。江蘇省太倉市人民檢察院第一檢察部檢察官高城建議,鼓勵機動車生產企業承擔責任,支持先進企業進入報廢機動車回收體系,促進回收拆解行業與再生資源產業結合。
中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協會報廢車分會指出,車輛進入正規報廢渠道的補貼力度和范圍有限,導致正規回收價格與非正規回收價格“倒掛”,且交易中車主通常不愿承擔增值稅,只能由回收企業承擔。可優化稅收政策,適時加大補貼力度。
關鍵詞: 報廢機動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