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15 14:55:02
來源:貴陽晚報
2月11日上午11時,貴陽潮濕寒冷。在營盤路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有限公司貴陽機務段貴陽客機(客運機車)整備所整備車間,一名兩鬢染霜的老師傅正在一絲不茍地檢查機車(俗稱“火車頭”)駕駛室設備、走行部等部位。
他叫劉強,是整備車間一名質檢員,扎根在這個崗位上已經35年。今年春運結束后(2月25日),3月份他就要退休、告別心愛的機車和工作崗位了。
貴陽機務段是我國西南地區最大的鐵路運輸站段,是貴州鐵路系統唯一一個負責鐵路機車運用、綜合整備、整體檢修的一線行車單位,主要擔負貴陽至長沙、柳州、昆明、成都、重慶等地旅客和貨物牽引輸送任務。
盡管離退休只有10多天,劉強依然和往常一樣,堅守在春運工作崗位上。
1987年,劉強從四川內江鐵路機械學校畢業后入職貴陽機務段,先后被分配到檢修、整備車間。2009年,因工作需要來到了貴陽整備車間從事旅客列車機車檢修,2011年成為工長。
“我們的工作好比機車的門診室,‘體檢’機車后,對它們的小毛病、小故障及時開展治療處置。如果經檢查發現故障嚴重,就要把它們送入檢修車間動用大型設備進行‘手術’了。”劉強告訴記者。
35年,12000多個晝夜,劉強與工友們一起奮斗,與單位一同成長,汛期防洪、冬季防凍、輪流倒班、備戰春運……見證了貴陽機務段由小變大的華麗轉身。
為確保列車安全順利開行,貴陽機務段實行24小時運轉制,白班8:00-19:00,夜班19:00-8:00。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有汗水、有苦澀、有感動、有收獲。
2005年某一天凌晨2點過,劉強接到報告,在貴陽改貌火車站,一臺機車剛掛上貨物列車車廂突然出現問題,走不動了。當時單位值班車輛外出,他二話沒說,立即背上工具包,從二戈寨沿鐵路旁的小道步行趕赴現場,幾分鐘就處理好故障。隨后,劉強又徒步趕回單位,往返共2個多小時。
修了一輩子火車頭,從韶山1型機車到韶山3型,再到現在的和諧型機車,劉強對它們的構造性能、動力配置、技術特點、檢修標準等了然于胸,累計安全整修機車20萬臺次。
貴陽機務段檢修車間負責人對劉強的技術給予很高評價:“凡是劉強把脈扣修(轉診)的機車,從未出現過誤判。”這令劉強頗感自信和驕傲。
“一想起自己馬上就要離開工作了35年的崗位,心中充滿了不舍和失落。”劉強說,“讓我感到欣慰的是,培養的20多個徒弟現在都是獨當一面的技術骨干,貴陽機務段的發展后繼有人。”
“退休后,我還會常回車間看看,回憶激情燃燒的歲月,了解年輕一代的成長,感受貴陽機務段的發展變化。”劉強說出了自己退休后的打算。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