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名“小動物”:登場32分鐘 訓練126天

2022-02-06 07:35:06

來源:北京日報

在北京冬奧會開幕式前的暖場活動中,數(shù)十名在主舞臺和跑道上轉(zhuǎn)圈的“小動物”引起了人們的關(guān)注。他們是誰?在總面積25.8萬平方米的“鳥巢”變換位置、跳躍轉(zhuǎn)圈,如何保持隊形齊整?記者了解到,31名“小動物”的扮演者來自北京市匯文第一小學。整個暖場活動中,他們不間斷地跳躍了32分鐘,表演了《好兒好女好家園》和《放輕松》。為了這場表演,他們足足訓練了126天。

在訓練過程中,體態(tài)、舞蹈動作、節(jié)奏變換、隊形……所有的細節(jié),都在一次次的訓練中被修正和優(yōu)化。從前期在學校訓練到后來去首體合練,再到進入“鳥巢”排練,每次孩子們一練就是好幾個小時甚至一整天。細致、規(guī)范的動作要求與較長的排練周期,考驗著每個孩子的身體、情緒和心理。“學校很支持,這些我們都有預(yù)案和方法,大家真是付出了很多。”

匯文一小領(lǐng)隊舞蹈教師李曉琳說。“我們演出非常成功。”匯文一小五年級學生崔博暉,扮演的是一只“小青蛙”。三年級學生路佳銘扮演“小熊貓”,他說:“我覺得自己發(fā)揮得很不錯,表現(xiàn)出了我們青少年的活力、風采。”

李曉琳說,“鳥巢”不像劇場,乍一看,哪兒都“長得一樣”。來回調(diào)換位置和轉(zhuǎn)圈的孩子們,既要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還要在一個全動態(tài)的過程中,時時保持好隊形,后者是決定演出效果成敗的更大因素。

在崔博暉和路佳銘眼里,自己和同學發(fā)揮好的訣竅,就是學會了老師教的法寶——不停找參照物。“隨著跳躍和變換位置,每一次都需要每個人找好自己的參照物。”路佳銘說。崔博暉表示,除了找對參照物之外,表演時第一排同學的角色也非常重要,“如果第一排同學找不齊位置,后面的同學也會找不準。好在我們都熟能生巧了。”

關(guān)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