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01 06:05:04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西寧1月31日電 題:青海西寧除夕“團圓夜”:手機屏背后的“笑與淚”
作者 趙凜松 潘雨潔 陳奇峰
31日是中國傳統“除夕”。高原冬雪漸消,暖陽下的青海省西寧市依舊嚴寒。城東區一家酒店被警戒線圍起,大堂內幾名城東區衛生系統的醫護人員正守在前臺,用記號筆在身后的白板上更新隔離人員信息。
此刻,這家擁有近兩百間客房的酒店,只住著十幾名“客人”。作為西寧市城東區指定隔離點之一,這里集中隔離入境、中高風險地區、國內疫情發生地的返青人員。一同實行閉環管理的還有二十余名值守的城東區醫護、公安、城管、后勤服務者。
一串洪亮的爆竹聲打破酒店的安靜。半污染區的紫外線燈下,西寧市城東區東關大街社區醫生馬媛婷細心地脫掉防護服。
“上午四名人員結束隔離,剛完成房間終末消毒。”馬媛婷說。每天,她和同事都要對酒店內部三次消殺,完成隔離、值守人員及外環境核酸采樣,并詳盡記錄。“晚上,我們與每位隔離人員通話聊天,緩解他們的心緒。”
“我們一共7名醫護,早晚輪班,在保障基本生活的同時,盡可能滿足每位隔離者的需求。”馬媛婷介紹,為他們代買日用品、給糖尿病人單獨備餐、各類急救藥物“應備盡備”。“需長期服藥的人員,讓家屬送來,我們提醒他按時服用,一旦需要急診,也有‘綠色通道’。”
酒店門口,柳生柱正踩著梯子貼春聯,“孫兒們這時候也正在家里貼呢,”他樂呵呵地說,家和酒店只有一墻之隔,“感覺沒啥兩樣。”
而類似情況的年輕輔警馬應正,心情則與柳生柱截然不同。
“幾步路就能走回的家,卻只有通過視頻才能看到妻子、父母的臉。”馬應正說,去年剛從學校畢業,初嘗春節別離滋味,他想認真做好值守任務,“更希望家里人理解、支持。”
晚飯時分,酒店餐廳特別為隔離人員包餃子,還送去硬糖、小吃、水果。
韓良俊隨手拍了一張照片發給妻子,當民警11年,幾乎年年除夕都有任務。“她自己在家帶著四歲的兒子,對我一直很理解,我們順利過關,群眾才能安心過年。”
一旁的李國芳也通過視頻給公婆拜年。手機那頭,5歲的雙胞胎女兒爭搶著喊媽媽,在鏡頭前展示新裙子,清脆童稚的奶音聽得她眼眶泛起酸意。“只要值完班閑下來,就會想起女兒。”
李國芳的微信名是“君非凡”,取自三個女兒的名字。今年家中年夜飯“主廚”缺席,視頻中看到年邁的公婆簡單包點餃子、拌幾道涼菜,她心里有很多擔心和牽掛。
“好在同事們很暖心,一直陪著我聊天。”她感到安慰,同樣身為妻子、母親、女兒、媳婦,此刻沒有誰能比身邊的她們更能體會自己的心情。
“這里的工作人員都很耐心,每天早中晚送飯,為了我們奔忙,心里很抱歉,也很感激。”隔離人員何英與記者通話時表示。因在外參會被確定為次密接者,何英立馬向社區報備,進行集中隔離。
“團圓會遲到,但不會缺席,只有我們互相體諒,才能讓大家都安心。”何英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