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30 05:54:14
來源:新京報
11月29日,“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在摩洛哥拉巴特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17屆常會上通過評審,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有關于茶園管理、茶葉采摘、茶的手工制作,以及茶的飲用和分享的知識、技藝和實踐。
茶之于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地位毋庸置疑。從古至今,茶一直是中國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需品。作為茶葉的發源地之一,中國人飲茶的歷史十分悠久,人與茶之間的故事,在這片“茶的國度”中不斷交融、相互見證。
《宋茶》
(相關資料圖)
作者:李開周
版本:四川文藝出版社?2022年12月
中國是茶的源頭,但中國人是從什么時候開始喝茶的呢?陸羽說:“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聞于魯周公。”但這顯然無從考證。而到目前為止,飲茶源于漢朝之說也仍屬假說。李開周認為,目前能被學界普遍認可的結論是,至少從三國兩晉南北朝開始,中國已有喝茶的風氣。
不同年代的人喝茶,各有各的不同:唐朝人喝茶,喝的是“煎茶”;現代人喝茶,喝的是“泡茶”;宋代人喝茶,喝的是“點茶”。與其他喝茶方式相比,“點茶”的工藝相當復雜,但就是這種不厭其煩的喝茶方式,留下的是甘香厚滑的奇妙口感。宋代茶道中“分茶”的絕活更為人所贊嘆。書中,李開周以宋茶為切口,就茶在宋朝的品類、程序及背后文化展開了深入淺出的解讀,同時以宋朝為主軸,對古今的茶道進行了說明對比。
《茶的品格:中國茶詩新解》
作者:楊多杰
版本: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20年7月
中國是茶的國度,也是詩的國家。李白的《答族侄僧中孚贈玉泉仙人掌茶》、陸游的《啜茶示兒輩》、高啟的《采茶詞》、文徵明的《煮茶》、袁枚的《試茶》、鄭燮的《紫砂壺》等歷代文人創作的茶詩,不僅記載了中國歷代茶葉從生產到品飲的情景,其所呈現的文化品格,也是中華文化品格的側寫。
在茶詩中,我們得以還原古代文人的真實品茶場景,再現他們的風流雅趣;在茶詩中,我們得以通過文人間品茗贈茶的佳話感受千年前的情誼與溫度。茶,不僅是有著獨特香氣的“黃金葉子”,它也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茶詩,勾勒出古代文人的輪廓、速寫出他們的人生軌跡,同時也反映著中國文化歷史中千年來的理智與情感。
《普洱茶記》
作者:雷平陽
版本:重慶大學出版社 2022年7月
西雙版納產茶的記載,始見于唐代。在明清時期,普洱茶嶄露頭角,成為茶界至高的追求——貢茶。及至近年來,普洱茶依然備受追捧。歷史上,西雙版納當地的茶葉貿易發達,普洱為茶葉集中地,對茶區的社會經濟關系影響很大。但普洱茶究竟產于何處?普洱茶的命名又始于何時?為什么叫普洱茶?該書是一本講述普洱茶文化的書,作者在西雙版納進行了長時間的采訪調查,收集了大量的文獻和田野采訪資料,從歷史、文化、經濟、人文等角度去尋找普洱茶的源頭,探討普洱茶的發展道路,并為讀者講述普洱茶發展過程中鮮為人知的故事。
《那間街角的茶鋪》
作者:王笛
版本:人民文學出版社 2021年10月
“成都是個大茶鋪,茶鋪是個小成都”,茶鋪是成都文化的代表,也是成都區別于其他城市的一個最明顯的標志,成都人的生活方式促進了茶鋪繁榮不衰,茶鋪就是成都人的生活史。茶鋪里面充滿著戲劇人生,一張茶桌體現著人與人之間的連接,顛沛流離的文人在茶鋪中找到了一點慰藉,窮人也有茶鋪里休閑的權利。
書中,作者以1900—1950年的成都茶鋪為中心,運用田野調查、官方檔案和小說詩歌等資料,以微觀史學的研究取向和深描的文學寫作手法,生動展示了成都茶鋪的日常生活、大眾文化以及在那個公共空間中呈現的經濟、社會和政治。過去日常生活和大眾文化的許多方面是我們的傳統,然而它們就在我們眼前一天天消失,這是現代化過程中每個人都面對的問題。
《茶葉戰爭:茶運與國運》
作者:周重林?太俊林
版本:浦睿文化丨湖南人民出版社?2022年1月
17至19世紀,茶與中國、英國、美國、印度四個大國的命運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因茶而引發的戰爭,包括中英鴉片戰爭、第一次英國侵藏戰爭、美國獨立戰爭在內,改變了世界歷史,也影響了全球經濟格局的塑造。“為何英國、美國以茶而富強,而晚清卻因茶走向衰亡?”兩位作者從這一問題出發,梳理參考上百種文獻資料,以翔實的史料、客觀的記錄、通俗的文筆,還原真實歷史,層層揭示其背后的深刻原因。不僅聚焦中英貿易戰、中美關系、茶葉話語權、茶文化邊疆等議題,同時全景展現世界政治經濟格局的變化,將茶葉置于宏觀的歷史語境中,解讀晚清的政治、經濟與社會,深入洞察茶運與國運的糾葛。
《茶的國度:改變世界進程的中國茶》
作者:戎新宇
版本: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9年5月
為什么說人類與茶擁有著50%相同的基因?誰是最早的植茶者?什么是中國人最早的食物?日不落帝國是如何嗜茶成癮的?茶自古是人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伴侶,同時也是人類文明尤其是中華文明發展的見證者,與此同時,茶的制作工藝及品飲方式也一直受到中國飲食文明發展的影響。在唐宋時期,“人文主義”飲茶思潮出現,人們通過增加茶的審美與藝術屬性和人文情懷等,從品飲中獲得了巨大的心理愉悅,放大了飲茶帶來的正向心靈體驗。茶的神奇功效使它成為古代和近代貿易中的“液體黃金”,也一度成為世界各國爭奪的對象。《茶的國度》以中國茶的誕生、流行、傳播、發展為脈絡,通過茶的誕生和流行寫中華文明的發展,通過茶的傳播反映世界格局的變化和全球化進程的推進。在茶的故事里,有中國文化歷史中最生動的部分;在茶的故事里,同樣有世界版圖震蕩的關鍵瞬間。
撰文/何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