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13 07:04:35
來源:北京日報
一曲《光明行》,振奮,鼓舞,回味無窮。日前,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胡琴專業(yè)委員會舉辦“光明行”云合奏公益活動,廣邀海內外胡琴演奏家和愛好者線上奏響二胡名曲《光明行》,以音樂凝聚力量和戰(zhàn)“疫”信心。
“3月中上旬,很多城市都受到了疫情影響,課程改為線上進行,演出、學術交流活動也都按下了暫停鍵。”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胡琴專業(yè)委員會會長、中央音樂學院副院長于紅梅介紹,作為老師和學校領導,于紅梅非常關心大家的生活、學習狀態(tài),“在這樣一段特殊的時間里,我們能不能用自己的專業(yè),團結起來傳遞一份關愛和溫暖?”
3月18日,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胡琴專業(yè)委員會發(fā)出了一份《胡琴人發(fā)聲倡議》,11天內,“光明行”云合奏線上音視頻征集活動收到了421個主題作品,它們由37支院團、45所高校、48個社會團體、1086名胡琴演奏家及愛好者演奏錄制,涵蓋了中國、美國、加拿大、日本、新加坡等多個國家和地區(qū)。大家各顯神通,不僅采用了多種組合和編制,也運用了二胡、高胡、板胡、京胡、墜胡、雷琴、四胡、軟弓胡、馬頭琴、艾捷克等10余種胡琴類樂器。
二胡獨奏曲《光明行》這首作品同樣飽含深意,它由近現(xiàn)代民族音樂的先驅劉天華先生于1930年春創(chuàng)作,不同于二胡慣有的溫婉柔弱的印象,而是振奮人心,充滿力量。這首作品表達了強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充滿著對未來國樂發(fā)展和民族自強的信心。于紅梅欣慰地看到,如今,人們依然在傳承著先輩的精神,“我們一直是沿著這條路走來的,作為文藝工作者,應心懷家國情懷和民族大義,我們要與國家和民族同呼吸、共命運。”
上到耄耋之年的前輩,下至4歲剛學琴的小朋友,一段段征集來的視頻讓于紅梅非常感動:有的同行在家中錄制還換上了正式演出服,“國風少年團”的孩子們特地到天壇取景,中國殘疾人藝術團二胡演奏家劉濤說,從音樂中感受到了光明,心中非常激動……“421段視頻,我們都選用了,后期制作時間很短、工作量很大,但我們不想落下任何一個人。”于紅梅期待,這份凝聚在琴聲中的溫暖,能給更多人帶去希望與力量。
關鍵詞:
發(fā)布于
發(fā)布于
發(fā)布于
發(fā)布于
發(fā)布于
發(fā)布于
發(fā)布于
發(fā)布于
發(fā)布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