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熱情”越來越高漲 量化基金“搶手”

2021-12-17 10:40:27

來源:華爾街見聞

上市公司的近年“炒股”的興趣漸漸平穩,而投資基金的“熱情”越來越高漲。

公開信息顯示,即便不是專業的金融機構,許多實業公司近年的投資版圖也越來越大。

它們漸漸告別以往傳統的大額存單、銀行理財產品,逐步開始深入期貨、產業上下游股票甚至公私募產品。

而2021年間,不少上市公司開始投資量化產品,它們既關注千億級、百億級的“大牌”管理人,也挖掘了名不見經傳的中小機構來打理資產。

這個過程又是怎樣的?

誰出手最“闊綽”

梳理公告發現,年內認購證券類私募金額最高的上市公司是陽光照明。

今年10月13日,陽光照明披露斥資不超過3億元認購幻方500增強私募基金,管理人是千億私募大廠——幻方量化。陽光照明買入的時間,似乎有抄底的意味。據私募排排網,幻方500增強基金年內收益8%(截至12月10日),但似乎短期跑輸業績基準。

此外,幻方上述產品會對旗下產品收取2%的管理費和超額業績提成的25%。

量化基金“搶手”

近三年,量化策略迎來“大年”,上市公司理財也盯準這個熱點。

不少上市公司年內買入了百億級的私募機構。包括幻方量化、靈均投資、啟林投資、寬投資產,但也有不少機構買入了中小規模的特色私募。(見下圖)。 比如:中文在線斥資3000萬元買入博普資產的產品,這是一家管理規模50億-100億規模的私募;

慈星股份買入2000萬穩博投資的對沖產品,這家私募管理規模也是50億-100億區間。

再如:上海新陽在同一天披露購買了四只私募基金,管理人皆為子午投資,后者規模區間也是50億-100億。

據私募排排網的資料,子午投資在國內市場的日交易量或超過1.2億元人民幣,約占中國A股融券市場日交易量的2%。在境外國庫券期貨價差合約市場以及跨市場套利也保持著業內領先的活躍交易量。

此外,上市公司大眾交通也買入了一家中小型量化私募的產品,管理人為金澹資產(10-20億元)。

“選基”思路各不同

上市公司買入的股票多頭(主動權益)產品,也不乏百億大牌機構,但也有“名不見經傳”的中小機構。

如上圖所示,展鵬科技今年2月份購入于翼資產、泓澄投資的產品。購買之時兩家機構均屬于百億機構,但數月后于翼資產遭遇“分家”,規模萎縮。

從投資結果看,展鵬科技購買的兩只基金年內均獲得絕對收益(僅看對應基金的凈值表現,并非上市公司實際持有收益)。

部分中小型私募機構的年內投資業績突出,比如:磐澤資產(50-100億元規模)、山楂樹投資(0-5億規模),代表產品年內業績40%左右。投資它們的寧波高發、永吉股份應頗有斬獲。

此外,云意電氣除了買入純多頭策略,還買入FOF(基金中基金)策略產品,管理人是淳臻投資,其管理規模不及10億元。

“能人”私募涉足其中

今年6月,新天科技買入富納雪球集合2號基金。

資料顯示,這個產品的管理人是富納投資,這家私募管理規模為0~5億元,產品年內收益8%左右。

但這家機構似乎有“能人”。

據公開資料,該公司有民間投資高手“坐鎮”,相關人士曾擔任多個實業公司的聯合創始人,倡導站在做生意的角度購買公司股票。投資體系自成一脈,投資風格以長期投資、價值投資、集中投資等。

“低風險”也受歡迎

不可否認,很多時候,低風險的固收產品都是上市公司的最愛。

年內即有四家上市公司買入了知名債券私募機構的產品。

其中,顧家家居、養元飲品買入百億債券私募明毅基金的產品,認購金額分別有1億元和2億元。

此外,文峰股份買入守樸資產的產品,基金經理翟建業曾任興業銀行資金營運中心債券投資主管、浙商基金固定收益部總經理、浙江善淵債券業務負責人。這家私募最新管理規模為20-50億。

香飄飄則認購了恒基浦業資產的產品,這家機構規模區間20-50億元,專業從事向金融機構及高端客戶提供固定收益類資產管理產品設計與管理服務。

關鍵詞: 量化基金 基金 搶手 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