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29 09:06:37
來源:金融界
中信策略:新毒株沖擊帶來布局良機
南非新毒株短期對市場情緒有沖擊,但也會帶來布局跨年藍籌行情的良機,中期增量資金布局和年末機構博弈下,以各行業龍頭品種為代表的藍籌主線將更加清晰。在疫情演變和外圍形勢方面,南非新毒株陰霾短期壓制市場情緒,未來發展趨勢尚不明朗,海外經濟恢復和貨幣寬松退出節奏可能放緩,且政策應對空間已不如前;但是,獨特的疫情防控策略下,中國經濟受新毒株擾動概率很低,在全球供應鏈中重要性將進一步提升,相對增速優勢也更明顯,人民幣資產避險價值將提升,外資對A股的增配可能提速。
華西策略:“跨年行情”成色依舊 A股下周開盤或受沖擊
病毒變異株Omicron對全球股市均有影響,A股下周開盤或受沖擊(包括北上資金的流動),但整體影響或相對有限。我國公共衛生系統有著及時、高效的應對措施,且經歷之前的多輪疫情(突變)沖擊,國內無論居民還是公共衛生系統均有著防疫經驗,新病毒變異株對國內的影響小于國外。當前A股萬億成交成常態,且估值較合理具備安全墊,“國內經濟穩中趨弱+流動性寬松+產業政策頻出”仍是主基調,成為演繹“跨年行情”驅動力。由此,我們認為A股短暫波動后,有望重回“結構性”行情。配置上仍建議以成長為主,兼顧低估值,另外近期新病毒的變異有望催生醫藥板塊行情。
粵開策略:年報預披露現高預喜率 積極布局年末行情
近期北上資金持續流入,外資密集調研A股,主要集中在科技成長賽道,在國家雙碳和自主可控兩大戰略加持下,科技成長板塊基本面和政策面長期向好,有望推動工業經濟結構優化,助力經濟轉型升級,后市我們建議投資者密切跟蹤以新能源/半導體為代表的高景氣高端制造方向的投資機會。
廣發策略:A股“真空期”遭遇變異毒株 板塊配置向“防疫”主線傾斜
周五資產表現超過7月德爾塔病毒沖擊,而隨著航線封鎖,部分板塊表現與20年3月較為接近(原油暴跌、美元下跌、郵輪航空股下跌而線上會議股上漲)。我們判斷本輪大類資產的表現或介于20年3月與21年7月之間,因此風險資產短期仍有波動風險,需要密切跟蹤未來全球是否會重新開展封鎖限制。行業配置或再次回到“防疫”下的輪動線索,短期尋找“防疫交易”與“雙碳寬信用穩增長”的交集——1. 短期的“防疫交易”升溫(疫苗、線上辦公);2. “雙碳寬信用”+新基建穩增長(風電、光伏-電站/組件、新能源汽車-零部件);3. 景氣預期與基金配置雙雙觸底下的提價線索(食品加工)。
浙商策略:繼續把握做多窗口 半導體引領科創板牛市已至
指數層面,我們認為12月整體仍處做多窗口。繼三季報落地后,11月以來,隨著碳減排支持工具推出和10月社融超預期,市場對流動性預期不斷改善,與此同時,北交所開市進一步提振科創風格偏好。盡管新冠新毒株再度為全球疫情增加不確定,但具體到A股影響,結合此前德爾塔演繹,我們預計影響較小,市場有望很快消化。結構層面,展望2-3個季度,我們預計剩余流動性整體向上改善,在此背景下,市場風格偏向中小成長板塊。就成長內部,戰略重視半導體引領科創板牛市,積極布局國防裝備,新能源鏈走向分化。
國君策略:變異病毒對市場僅是擾動 跨年行情仍在途中
大勢研判:重視疫情風險,無需過度恐慌。受變異新冠病毒Omicron影響,全球金融市場出現震蕩。當前來看,核心的擔憂在于病毒突變可能導致免疫逃避和傳播能力增強,進而拖累經濟復蘇進程。參考6月下旬之后Delta病毒演繹脈絡,其對A股沖擊類似于“黑天鵝”事件,邊際影響逐步趨弱,國內市場更加遵循內生邏輯。事實上,10月下旬以來,全指實現“耐克型”先抑后揚走勢,兩市成交亦連續26個交易日突破萬億。
安信策略:注重明年的業績穩定和高景氣的確定性 暫時避開可能受到疫情爆發影響的部分行業
近期新冠病毒變異體B.1.1.529受到市場廣泛關注,投資者關心新型毒株對市場造成的影響。我們認為,從之前疫情看,其本身會造成多重影響,有正面有負面,除了破壞服務業、干擾供應鏈等對經濟的負面影響之外,另一個實際結果是全球央行寬松加碼,中國一些行業出口上升加強了對全球供應鏈環節的替代。就目前來看首先還不能明朗新的變異毒株的傳播力度和破壞力,更還談不上由此帶來的寬松預期。因此目前研判其影響為中性,但不確定性有所上升,建議多看少動,以觀望等待為主,等待新一輪疫情的影響范圍、破壞力和政策應對逐步清晰,等待12月中旬政治局會議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于明年經濟政策的定調。
信達策略:新冠變種對A股的影響大概率會很小 12月牛市的慣性依然存在
新冠變種 Omicron A股的影響大概率會很小。一方面,國內目前的動態清零政策一直做得很好,去年年中以來的多次疫情階段性出現都沒對股市產生實質性的影響。另一個方面,由于房地產下行的影響,投資者對當下國內經濟的預期已經很低了,港股和國內金融股估值已經達到 2020 年疫情最低點,繼續下降空間有限。目前來看,牛市慣性的力量還會讓 12 月份市場逐漸走強,2022 年年初如果能觀察到居民資金增加,則時間可能會持續到明年 2-3 月。
國金策略:新能源主線回歸 先抑后揚行情進入下半場
A股在今年底和明年初有望迎來向上機會。潛在驅動因素有:1)國內經濟下行壓力日益顯現,未來半年經濟處在尋底階段,經濟大概率在明年年中觸底,貨幣和信用政策或在年底重新開啟邊際寬松窗口,不排除央行在年底和明年初進行降準甚至降低MLF利率;2)市場已消化美聯儲taper等政策邊際變化的不確定因素,同時國內反壟斷和促公平等產業政策等不確定性因素逐步落地。此外,當前市場風險偏好并不高,基金發行持續降溫,新的病毒變異短期對市場風險偏好或進一步造成沖擊。市場存在一定的安全邊際。
建投策略:走向共同富裕 藍籌成長齊飛
展望2022年,中國經濟平穩運行,流動性維持中性偏寬松的狀態。整體而言,市場與2021年市場表現類似,呈現出寬幅震蕩的格局。景氣程度表現優秀的行業將表現優異。我們在經濟矛盾分析中指出;電網投資、儲能投資、光伏和風電等清潔能源是第一條主線;創新藥、家電家具、回歸制造業的地產等共同富裕方向是第二條主線;國防軍工、工業母機、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等高端裝備制造行業是2022年的第三條主線。從市場風格來看,2022年藍籌和成長股均會有優異表現。
發布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