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市場震蕩偏強 市場前期擔憂通脹加快貨幣收緊預期得到緩解

2021-05-27 09:12:14

來源:金融界

升值預期強化疊加通脹預期緩解,推動核心資產和機構重倉股上漲。今日上證指數上漲2.40%茅指數上漲3.19%,陸股通凈流入超200億,兩市成交額再次突破1萬億,原因有:1)從歷史上來看,811匯改后四輪人民幣升值期,外資持續配置下的消費板塊普遍表現較好,而近期人民幣升值預期較強促使外資加快流入,帶動盈利穩定導致外資高配的核心資產企穩上漲;2)政策調控下疊加人民幣升值預期,近期大宗商品價格回落明顯,市場前期擔憂的通脹加快貨幣收緊的預期得到緩解。

短期風險偏好對市場影響偏正面,源于印度疫情緩解且七一臨近,但后市不確定性仍存,因此我們認為后續市場短期或震蕩偏強,具體來看:

基本面角度,業績對市場提振弱化,后續業績難進一步改善。低基數下一季度業績高增,從歷史來看一季報業績高增對市場的提振多集中在5月前半月,后半月超額收益逐步減小,而在一季度較高的同比數據下,二季度盈利同比數據進一步改善的空間較小,此外當下的商品價格調控下對一季度業績中表現最好的順周期板塊盈利有壓制。

流動性角度,支持外資和內資大幅流入的條件均存在不確定性。1)外資方面,海外疫情沒有延緩美國經濟復蘇的節奏,美債收益率中期上行趨勢不變,對核心資產估值有制約,此外后續美國通脹若持續超預期,市場收緊預期從而推動美元走強,則對人民幣升值預期有壓制,是外資持續流入的不確定因素。2)內資方面,其一,新基金發行仍較弱,5月至今新成立偏股型基金595億,但從正在發行和等待發行的基金測算5月全月基金發行額僅在800-1000億左右,6月大約也在1000億左右,離前期高點的火爆發行期差距仍大。其二,今日雖然市場放量上漲,但是投資者的入市意愿并不夠強烈,以當日上證指數漲幅/A股成交額來衡量投資者的交易意愿,歷史上的16次中僅有2次的該指標比今日更低。

風險偏好回暖和外資流入因素偏短期,調整后核心資產仍不便宜,行業配置上關注中小盤成長。風險偏好回暖和人民幣升值預期下推動消費為代表的核心資產上漲,但后續持續性較弱,行業配置仍應關注中小盤成長,源于:其一,盈利上行后半段中小市值盈利改善程度更大,源于在產業鏈中處于劣勢的中小公司在盈利上行后半段業績彈性更大,一季報中以中小市值為主的順周期、TMT業績更好已反映這一現象。其二,部分投資者認為調整后核心資產已經相對便宜,從茅指數成分股來看,即便用2022年的盈利估值當下大部分的核心資產也并不便宜,尤其是消費醫藥龍頭的預測PEG都在2以上。其三,景氣度方面,電子、文體等TMT板塊景氣度短期明顯上行,DXI指數已經創歷史新高,臺灣主要PCB產商月營收同比持續走高,近期密集的科技論壇和華為鴻蒙系統的發布等事件也對其帶來催化,而歐洲杯臨近等導致文體板塊景氣度上升。

風險提示:海外疫情超預期,經濟修復、政策出臺不及預期。

關鍵詞: 短期市場 通脹 緩解 貨幣收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