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中長期升值的表態(tài)是大漲導火索之一

2021-05-26 08:59:18

來源:金融界

市場為什么超預期上漲?

在我們的投研體系中,個股的股價波動可以被分解成三大要素:確定性、景氣度和估值,確定性對應商業(yè)模式、行業(yè)格局等較為定性的部分,對應現金流貼現里的終值,景氣度對應的是公司和行業(yè)基本面的中短期觀察,對應現金流貼現里的近端,估值對應宏觀和市場情緒面對貼現率的影響。近期各大熱點行業(yè)和個股在基本面上沒有太大的變化,時間上也還不到炒作中報的時候,因此,周二的大漲是在估值這個維度上做文章。

事后的理由有很多,主要集中在流動性擔憂解除上,但我們認為可能并不是,至少在大漲的時候得知道風險在哪里。

首先在國內層面,基于供給收縮導致的商品價格大漲,由于終端需求并不是特別強勁,價格并沒有很順暢的向下游傳導,成本的壓力堆積在中游,因此在本輪經濟周期里,近期的商品價格大漲并不是經濟過熱導致,相反,繼續(xù)上漲的商品價格會抑制經濟復蘇,因此在政策層面我們看到了國常會連續(xù)提及大宗商品,以及貨幣政策偏寬松保護中下游。現在商品已經被調控,中下游利潤壓力也緩解了,今年以來已經連破新低的債券收益率,疊加上地方債發(fā)行放量抽走流動性,反而應該是回升,而非繼續(xù)下行。表征量的社融,從高頻信用債和利率債發(fā)行來看,五月大概率還是降。

國外層面,美元新低,部分學者對人民幣中長期升值的表態(tài)也是周二大漲的導火索之一,北向資金凈流入200億。雖然我們傾向于認為美元這次由于流動性泛濫、債務高企會和前兩輪一樣出現中長期貶值,當下在疫情肆虐之下國內經濟一枝獨秀也是人民幣堅實的基礎,但是以今年維度來看,美元持續(xù)貶值,疊加通脹繼續(xù)上行反而會加速美聯儲收緊的節(jié)奏。至于若干最終放棄人民幣匯率目標的說法,至少需要看到外匯管制的放松,那是一個更長期的問題了,影響不了中短期的投資策略。

所以接下來要繼續(xù)在估值這個維度做文章,核心就是看資金能否接力。外資的交易一般遵循大跌大買的原則,除非是剛納入北向的新標的,否則都會盡量將持倉成本限制在一個合理的水平,因此后續(xù)北向資金持續(xù)流入的量級是值得懷疑的,畢竟現在股市(尤其是核心資產)的估值水平已經較三月初漲了不少。債市、商品、數字貨幣(包括機構和散戶)的轉移配置可能是潛在的最大力量,因此這一波上漲的持續(xù)性是可以期待的,另外,從技術面上來講,周二的放量突破即使后面有回踩也會沿著上行的趨勢,除非有新的邏輯變化,或者估值又到了類似二月中那樣無法忍受的地步。

那上漲的極限在哪里?二月中的大跌標志著這輪行情拔估值階段的結束,也為后續(xù)的行情設定好了上下限的錨,再基于景氣度仍處于向好階段進行篩選,就大致可以知道哪里是配置的方向了。

配置建議

推薦:消費板塊(白酒/乳制品/休閑食品/家電)、科技板塊(半導體/鋰電/計算機)、周期板塊(地產鏈上的家居/物業(yè)/建材、有產能限制或中長期需求基礎的有色/化工、保險/低估值銀行),以及主要業(yè)務在內地(人民幣)的港股核心資產。

風格上,我們傾向于不去爭論成長還是周期,以行業(yè)均衡配置的思路來應對日益加快的市場輪動,并建議在估值高位及時兌現盈利。選股思路上并不僵化,維持兩條線:跌下來的龍頭股和自下而上挖掘的中小盤標的。

風險提示

海外經濟惡化,疫苗進展不利

關鍵詞: 市場 超預期 上漲 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