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02 15:45:38
來源:新經濟e線
2019年最后一個交易日,上證指數收報3050.12點,年內漲幅22.3%,為2014年以來最佳表現;深證成指收報10430.77點,全年上漲超44%,一舉創下近十年來年度最大漲幅。
不過,比這更為搶眼的是公募成績單。除了基金發行數量和發行份額雙雙突破歷史紀錄以外,股票型基金和債券型基金業績表現優異,為近五年來整體表現最好的一年。
2019年全年股票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率超過了47%,多達九成的股票型基金跑贏了業績基準。其中,全年收益回報率最好的前三只基金均由廣發基金基金經理劉格菘一人包攬,這一現象為公募歷史上首次發生。
盡管如此,在公募整體業績一路高歌猛進背后,仍有部分績差生落榜。
新經濟e線統計發現,在全部基金產品(A/C分列,以下同)中,2019年一年回報率為負值的基金共計有47只。
特別是QDII基金里,由周晶擔任基金經理的華寶標普油氣更是連續三年虧損并在同類排名中始終都墊底。
2019年,華寶標普油氣人民幣和華寶標普油氣美元年內回報率分別為-10.87%和-12.39%,分別列倒數第二和第一,其凈值僅錄得0.41元和0.06美元。截至2019年年末,上述兩只基金成立以來的總回報分別為-59%和-51.08%。也就是說,基金持有人若一直持有至今的話,仍深陷虧損漩渦。
本期“公募2019”系列,新經濟e線就此進行盤點。
熱鬧背后的局外人
新經濟e線注意到,2019年,在指數沒有大幅上漲背景下,公募基金收獲了歷史罕見的年內回報。然而,在行業熱鬧背后,由于業績差強人意,不少基金卻淪為了局外人。
從全年凈值增長排名來看,截至2019年12月31日,廣發雙擎升級年內凈值增長率達121.69%,高居榜首。同樣由劉格菘執掌的廣發創新升級、廣發多元新興年內漲幅也分別達110.37%和106.58%,三只基金分別位列全年業績榜冠亞季軍。公募歷史上首次出現了由一名基金經理包攬年度收益前三名的罕見一幕。
值得關注的是,分析2019年劉格菘的投資組合可見,上半年表現并不算太突出。最終決定其全年業績領跑的關鍵在于下半年科技股行情助力。截至2019年9月末,廣發雙擎升級組合前十大重倉股中,就有7只電子股、2只計算機股和1只生物醫藥股。
同期,2019年凈值增長率在100%以上的基金還有2只,分別是華安媒體互聯網和銀華內需精選,其基金經理分別為胡宜斌和劉輝。此外,年內回報率在80%-100%間的有38只,收益率在60%至80%的有331只基金。
實際上,不僅僅是主動偏股型基金,指數基金和債券基金中的可轉債基業績也可圈可點。2019年以來,被動股票基金幾乎全部取得正收益。其中,招商中證白酒指數基金的年內回報高達86.82%;同樣,債券基金中,南方希元可轉債年內凈值增長率達38.95%,位列債券型基金首位。
格林伯銳2019年三季報前十大重倉股
可以說,上述基金的優異表現充分體現了什么叫做“炒股不如買基金”。不過,冰火兩重天的是,不是所有基金都能做到這一點。如2019年全年業績表現最差的格林基金旗下格林伯銳C、格林伯銳A年內虧損更是接近兩成,凈值增長率分別為-18.86%、-18.74%,其基金經理為宋紹峰和張興。
公開資料表明,格林基金為河南省安融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部分高管來自格林期貨,是中國內地首家期貨背景的公募基金公司。
在兩位基金經理中,宋紹峰曾在長城證券研究所擔任分析師和在泰達宏利基金分別任研究員、專戶投資經理等職位。2017年加入格林基金,曾擔任專戶投資經理。2018年12月起任格林伯銳基金基金經理;張興曾任國家信息中心中經網金融研究中心負責人。2013年初至2015年底,任北京數融科技投資經理,主要負責權益投資。2016年入職格林基金,任基金經理。2018年2月起任格林伯元基金基金經理。2018年任格林伯銳基金經理。
有意思的是,格林伯銳C在2019年上半年的股票倉位曾為0。等到三季度時,該基金開始扎堆買入科創板股票。截至三季度末,該基金除了重倉19國債01,前十大重倉股全部為科創板股票,分別包括華興源創(688001.SH)、瀚川智能(688022.SH)等10只科創板股票,并且在三季報中表示繼續重點配置科創板。
然而,進入第四季度后,其重倉的科創板股票均出現大幅回調。截至12月31日,鉑力特(688333.SH)區間跌幅達30%、瀚川智能、航天宏圖(688066.SH)、光峰科技(688007.SH)區間跌幅在20%左右。
此外,在靈活配置型基金中,緊隨格林伯銳之后的長盛戰略新興產業C在2019年全年的總回報為-10.36%,其基金經理為楊衡和孟棋兩人。
而中長期純債型基金中,創金合信尊盈純債年內總回報-16.78%,2019年業績墊底。其基金經理為鄭振源;由陳晨出任基金經理的東吳鼎利全年回報率-8.53%,同類排名中位居倒數第二,僅次于創金合信尊盈純債。
拖后腿的爆虧基金
另據新經濟e線統計發現,盡管2019年公募行業經歷了歷史罕見的業績大爆發,但仍有不少基金至今還是基金持有人的傷心地。截至2019年12月31日,在可比基金中,自成立以來累計虧損超過40%的基金共計有26只。
工銀瑞信互聯網加成立至2019前三季凈值表現
在這些拖后腿的爆虧基金中,具體按產品分類的話,股票型基金以工銀瑞信互聯網加位居虧損榜首席,現任基金經理為張繼圣。該基金成立至今總回報率為-60.40%,其單位凈值僅剩下近0.4元。
公開資料顯示,工銀瑞信互聯網加于2015年6月3日開始募集,兩天后,基金便火速募集了197.33億元,提前結束募集并宣布成立。不過在基金建倉期不久,市場便出現較大幅度的調整。彼時,該基金成立僅三個月后,凈值就遭遇腰斬。
期間,在工銀瑞信互聯網加基金運行4年多的時間里,先后經歷了5位基金經理,他們分別為劉天任、王爍杰、單文、黃安樂和張繼圣。其中,張繼圣為2018年12月19日增聘,當時與黃安樂共同管理該基金。2019年1月24日,黃安樂離職,留下張繼圣獨守。
此前,張繼圣先后在友邦證券擔任分析師,在統一證券擔任分析師、專業副總;2018年加入工銀瑞信,現任權益投資部權益投資能力七中心負責人、基金經理,2018年12月19日至今,擔任工銀瑞信互聯網加基金經理。2019年5月6日至今,擔任工銀瑞信科技創新基金經理。
同期,現由楊鑫鑫出任基金經理的工銀瑞信創新動力自成立以來的業績表現也遠遠落后,總回報虧損近四成,為-36.4%。該基金成立于2014年12月11日,前后也經歷了四位基金經理。最初也由劉天任、王爍杰兩人負責管理,后于2017年雙雙離職,并由李劭釗于2016年9月28日接任基金經理至2019年3月1日。
此外,新經濟e線注意到,在各大類基金產品中,QDII自成立以來的業績表現整體欠佳。包括跌幅超過五成的股票型基金——華寶標普油氣兩只基金在內,共計有6只QDII基金累計虧損率超過40%以上,余下4只分別包括信誠全球商品主題、銀華抗通脹主題、國泰大宗商品、博時抗通脹增強回報。
以華寶標普油氣為例,該基金標的指數為標普石油天然氣上游股票指數跟蹤的股票主要集中于石油生產的中上游,受到油價影響相對較大。2019年對石油市場是動蕩的一年,國際油價整體先揚后抑,受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等影響,出現了大幅震蕩行情,但總體仍呈現供大于求的趨勢。
一季度,受沙特、俄羅斯等主要產油國堅決執行減產協議等影響,國際油價從2018年末的低點反彈,呈現單邊上漲走勢,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于4月25日創下75.6美元/桶高點。但進入二季度以后,受國際貿易爭端加劇、全球經濟數據不佳、石油需求疲軟等因素影響,油價一路下跌。此后,受地緣緊張局勢影響,國際油價出現大幅度震蕩行情,并一直延續至2019年年底。
不過,盡管華寶標普油氣業績墊底,但兩只基金規模仍可觀。其中,華寶標普油氣人民幣和華寶標普油氣美元最新資產規模分別為40億元和5.7億元。
同樣,中信保誠基金旗下另類投資QDII基金——信誠全球商品主題,自2011年12月20日成立以來的虧損率也高達57.4%,資產規模已萎縮至0.2億元左右。其現任基金經理顧凡丁于2019年4月18日才接手。劉儒明、李舒禾這兩位來自臺灣的基金經理已相繼于2019年1月和4月離任。
還有,被動指數基金也成為了爆虧的重災區。Wind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多達14只基金自成立以來的總回報虧損率超過40%以上。其中,跌幅居首的南方中證500工業ETF為-50.52%。緊隨其后的國壽安保中證500ETF聯接、國壽安保中證500ETF、交銀中證環境治理、國聯安上證商品ETF總回報虧損率接近45%或以上。從成立日期來看,共計有9只基金都是在2015年上半年內發行成立的。彼時,股市正處泡沫破滅前的鼎盛期。
對此,有業內人士表示,市場情緒高點時,公募機構應當保持冷靜和獨立,雖然這時基金發行募集更容易,有利于基金公司擴大規模,但也要在擇時上充分考慮投資者的利益,不能盲目為了規模而重蹈覆轍。
關鍵詞: 華寶標普油氣
發布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