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19 15:33:10
來源:浙江日報
曾幾何時在長、短視頻間筑起了一道高墻,互聯網企業們分庭抗爭,“豬食論”、“版權官司”等硝煙不斷。突然間,墻被拆了、硝煙味淡了,合作的腳步近了。
(資料圖片)
近日,騰訊視頻與抖音集團官宣,雙方達成版權合作,將圍繞長短視頻聯動推廣、短視頻二次創作等方面開展探索、合作。
割據、不服、封堵……長短視頻較量由來已久、情節跌宕,堪比影視劇。從此前的版權之爭,到現在的“握手言和”、合作互補,各方態度忽然轉變耐人尋味。
“在短視頻用戶規模突破10億的今天,長視頻平臺感受到了威脅,也敏銳地發現了機遇。如果說長、短視頻融合共生是大勢所趨,騰訊主動向抖音開放長視頻版權,則是為這種融合按下‘快進鍵’。和解對‘二創’來說無疑是重大利好,他們或將迎來‘無罪時代’?!?月13日,一位業內人士接受潮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
丁道師手繪圖 已授權
從“豬食論”到“主動求和”
首先感受到水溫變化的,是抖音“二創”們(“二創”:是指通過現有影視作品基礎上再創作,包括對原作品片段、盤點、影評、解說和混剪等)。
近期,一位“二創”短視頻剪輯師驚喜地發現,他在抖音上更新的多個視頻不再被強制下架。而此前,他創作的相關視頻,經常因“可能涉及侵犯知識產權”而被趕盡殺絕。
“這種事情并不少見,隨著短視頻火爆,原素材版權已成不可觸碰的紅線。”業內人士指出,不可否認二創短視頻在長視頻基礎上,產生可觀的流量與收益。也正是利益格局變化,導致雙方沖突不斷。
在兩年多前,一場圍繞長、短視頻的戰爭突然爆發——愛奇藝、優酷、騰訊視頻等多個視頻平臺、70多家影視機構、500多名藝人兩次聯合發聲,呼吁短視頻平臺和公眾賬號生產運營者尊重原創、保護版權,未經授權不得對相關影視作品實施剪輯、切條、搬運、傳播等侵權行為。
這背后,反映長視頻行業集體焦慮,用戶使用時長下降,會員被蠶食,廣告被分流。于是,雙方爭執層出不窮,拉鋸戰持續多年。
而長、短視頻龍頭騰訊和抖音高管之間的“口水戰”,讓氣氛再度升溫。
2021年6月,第九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騰訊副總裁孫忠懷直指短視頻內容侵犯影視作品的著作權,還吐槽短視頻平臺個性化分發機制,“你喜歡豬食,你看到的全都是豬食?!?/p>
次日,抖音高管李亮發文回懟,“騰訊自己大力發展短視頻同時,一直在攻擊短視頻行業?!?/p>
這并沒有讓抖音“解氣”。隨后,抖音官方發文《字節跳動遭遇騰訊屏蔽和封禁大事記(2018-2021)》,52頁長文控訴騰訊屏蔽、封禁、污名化短視頻同行,涉嫌壟斷競爭,波及抖音旗下西瓜、抖音、火山等6款產品,10億用戶。
2021年6月,就《斗羅大陸》自制動畫案,騰訊起訴抖音侵權索賠6000萬元,后提高到索賠8億元。2021年8月,因《掃黑風暴》一劇,#騰訊視頻起訴抖音侵權索賠1億#沖上熱搜。接到投訴后,抖音及時下線了被投訴視頻,共計下架視頻超8000個。
天眼查顯示,截止到4月13日,抖音主體公司“北京抖音信息服務有限公司”所涉司法案件中,有1000余起糾紛與版權、不正當競爭等有關,包含多起因“侵害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著作權權屬、侵權”糾紛,起訴方均為被騰訊。據媒體不完全統計,僅在2021年下半年,騰訊就以侵害著作權為由起訴抖音的次數多達168 次,標的總額超過29.43億元。
雖不及騰訊手握大量自制視頻內容版權,但抖音也抓住機會適時反擊。抖音對騰訊視頻上長期存在《亮劍》二創短視頻侵權為由,將騰訊告上法庭,索賠1000萬元;還有音樂類綜藝節目《中國好聲音2020》也成為抖音起訴騰訊的“武器”,索賠1000萬元。
去年10月,騰訊視頻獨播的16集網劇《云南蟲谷》被侵權案,刷新了國內同類案件賠償記錄。該劇二創短視頻在抖音旗下平臺播放。法院認定,此類行為系不正當攫取騰訊視頻用戶流量,構成不正當競爭行為,裁定抖音賠償騰訊3200余萬元,相當于平均每集獲賠200萬元。
就這個春天,騰訊與抖音的多年拉鋸戰卻突然“?;稹保瑧騽“阄帐盅院?。4月7日,騰訊視頻與抖音集團官宣,雙方達成版權合作,將圍繞長短視頻聯動推廣、短視頻二次創作等方面開展探索、合作。
騰訊視頻在合作聲明中表示,其秉承開放創新的態度,將以滿足用戶需求為中心,致力于優質內容的開發及生態合作的拓展。本次合作將為高品質短視頻內容的創作與傳播提供充分保障,從而推動視聽產業優質內容池不斷擴容,最終為用戶創造更美好的視聽體驗,這也為視聽產業在創新使用影視內容版權使用方面邁出了重要一步。
抖音方面則回應,短視頻已經成為影視作品宣傳推廣的重要形式。過去幾年,抖音助力了眾多影視作品破圈,讓優秀內容被更多觀眾看到并喜愛。一直以來抖音尊重知識產權,積極尋求與長視頻平臺更好地合作。抖音期待此次攜手成為長短視頻行業互利共贏的又一重要探索,實現影視行業、視頻創作者、用戶和平臺的多方共贏。
和解背后“二創”們自我救贖
在長、短視頻之爭期間,波及最深的就是“二創”。但恰恰也是“二創”,完成自我救贖后,為和解尋找到了契機。
“熱梗兩周放量不到1000次”、“已發布視頻一夜間全沒了”……潮新聞記者網上檢索關鍵詞“二創”,不少短視頻“剪刀手”們曾吐槽遭限流、封殺經歷。
在紛爭中,夾縫求生的“二創”們也摸索出一套經驗帖,指導新手避坑:哪些片子能剪,怎么剪不算侵權。
有媒體曾發起一則網絡投票:“你會在短視頻平臺看影視劇剪輯嗎?”參與投票的5670人中,4221人選“實不相瞞,看剪輯才會去看原作”,占比達74%。更有用戶說得刻薄:“爛劇、注水劇橫行市場,一部劇最好看的就是cut(剪輯片段)?!?/p>
以今年爆火的《狂飆》為例。抖音平臺內相關二創短視頻,增設了跳轉到版權方愛奇藝站內觀看原片的鏈接,短視頻流量事實上提升了長視頻播放量。另一方面,“二創”們通過劇中彩蛋、影視解說、演員狂舞等,為電視劇創造新話題,持續貢獻流量。
抖音官方數據顯示,《狂飆》收獲246個熱搜,主話題#狂飆播放量達294億次。此外,系列二創作品分析劇中的官場規則、掃黑力度,傳播了正能量;老陳皮、豬腳面、嫂系穿搭仿妝等持續火出圈,助推觀眾從不同維度理解這部劇,延長了劇作的生命力。
短視頻當真傷害了長視頻平臺?
不少業內人士對此二創行為持有積極態度。他們認為,二創不是“洪水猛獸”,網友“造?!?、混剪、鬼畜類二創視頻層出不窮,并非擾亂影視作品市場。二創短視頻在更易觸達廣泛受眾、打響影視作品知名度的同時,也在助推其商業價值。
“二創短視頻是對原內容的一種豐富和衍生。”資深短視頻剪輯師艾佳說,觀看短平快視頻,契合當下用戶文化消費需求。巨大流量誘惑下,二創短視頻成為長視頻平臺影視作品“破圈”剛需,一些民間的“二創”宣傳、引流,讓一些影視作品翻紅,在會員付費、廣告營銷上釋放新增長點。而硬幣的另一面,抖音、b站等短視頻平臺對“二創”內容亦有極強需求,需要大量合規剪輯素材鼓勵創作者積極性,從而繁榮內容生態。
一位資深業內人士表示,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長視頻平臺或許看到二創對長視頻的反哺作用,對短視頻的認識徹底改觀了,共融共生才是長久的出路。
互聯網企業主動“拆墻”才能共贏
據《2023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顯示,截至 2022 年 12 月,短視頻用戶規模達 10.12 億,成吸引網民“觸網”首要應用。這也意味著,短視頻已占據主場優勢。
事實上,從去年開始,長、短視頻的關系已發生微妙變化——二創戰略合作成為趨勢。
2021年6月,快手與樂視視頻達成二創合作,打響了長、短視頻平臺合作第一槍。2022年,抖音先后與愛奇藝、搜狐視頻達成合作。目前,抖音對三家主流長視頻平臺“收割”進度完成75%,僅剩與優酷未合作。
合作首先基于視頻行業風口轉變。
中國傳媒大學文化法治研究中心主任鄭寧認為,“對長視頻平臺而言,從2005年左右發展至今近20年,一直靠燒錢勉強維持運營,迫于無奈舉起了版權大旗。而短視頻平臺,不管是用戶數量還是盈利能力都大大超過了長視頻平臺?!?/p>
我們也可以進行更長周期的觀察:過去10多年,打造“生態閉環”成為互聯網業內的某種共識。各大互聯網巨頭在資本驅動下,彼此“筑墻”為營,避免對方切割流量。為此,工信部曾重點整治“屏蔽外鏈”等“筑墻”行為,抖音52頁控述騰訊封禁問題,得到正視。
長、短視頻平臺“和解”,也在明顯釋放這層信號——用開放取代對抗,互聯網大廠具備公共服務屬性,應當為大眾帶去更多便利。
短視頻平臺有意愿向長視頻平臺采購版權,長視頻平臺認可短視頻平臺的二次創作能力。雙方合作本著開放“生態閉環”,“拆墻”共享同一個市場。丁道師分析,互聯網自上世紀誕生以來,“開放、自由、協作、共享”便是其核心精神。但后來,互聯網“高墻”林立,封鎖自有流量池,事實上偏離了發展初衷。
從長、短視頻平臺屏蔽外鏈,到電商平臺“二選一”等,圍繞封禁現象,我國司法實踐中爆發出多起類似反不正當競爭及反壟斷案件。長、短視頻平臺握手言和,從“群雄割據”走向互聯互通,也給其他行業跨界合作提供了很好的借鑒,是互聯網市場思維回歸開放、共享、共贏的一個縮影。
當下,除了長、短視頻選擇開放與協作,各行各業也在主動“拆墻”尋求合作,既順應互聯網互聯互通趨勢,又趨向“互利互惠共贏”。這樣的可喜變化,正在向整個互聯網行業鋪展。
比如,抖音和餓了么、快手和美團取長補短,在本地生活領域達成合作。在電商方面,天貓在去年雙11到抖音開直播、快手重新開放京東和淘寶外鏈,打造更豐富的線上消費新場景。
“一堵堵無形墻被拆掉,互聯網行業巨頭們的行業支配權在逐步消退,但企業價值在不斷釋放?!倍〉缼煾嬖V潮新聞,互聯網回歸到開放共贏、全民共享,市場將釋放全新紅利,中腰部企業會擁有更多的發展機遇,“從一家獨大到百家爭鳴,這是時代的進步,也是消費者的福音。”
潮新聞 記者 吳越 張蓉 實習生 王梅敏慧
關鍵詞:
發布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