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04 08:41:48
來源:經濟日報
左上圖 在崇左市一家商業銀行企業開辦登記業務專區,工作人員正在指導創業者辦理營業執照。韋發忠攝
(資料圖片)
下圖 在柳州市雒容汽車物流基地,一輛輛汽車正等待裝運。文 菁攝
不久前,廣西反壟斷與公平競爭工作廳際聯席會議辦公室組織開展妨礙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規定專項清理工作,這項工作的目標是積極清理政策“攔路虎”,進一步落實公平競爭審查制度,維護廣西全區市場公平競爭秩序,從而助力全區經濟高質量發展和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
近年來,廣西以商事登記改革為抓手,構建市場準入新標準,借助一流營商環境加快推動統一大市場建設,穩步提升了市場準入效能。通過“準入準營”改革、公平競爭等措施的推進,全區市場主體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截至今年6月末,廣西全區實有市場主體突破400萬大關,市場主體總量達400.72萬戶,同比增長5.58%,實現歷史性跨越。其中,企業107.70萬戶、個體工商戶286.78萬戶,同比分別增長10.21%和4.04%。
統一企業開辦流程和標準
“一單盡列效率高,并且1套印章和稅控盤都可以免費獲得,這對創業者是極大的幫助。”廣西誠宸項目管理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莫韋真在河池市市場監管局企業開辦一站式服務窗口提交了一套材料,僅用3個小時就辦結了企業登記、印章刻制、發票申領、社保登記、醫保登記、公積金開戶及建設銀行開戶登記7個項目,并獲得免費贈送的4枚印章和稅控盤。
統一全區企業開辦流程和服務標準是廣西推動統一大市場的大招。目前,廣西市場監管部門形成了“線上線下、五個一”企業開辦流程和服務標準。線上建立企業開辦“一窗通”平臺,實現“一次登錄、一表填報、一次提交、一次驗證、一網通辦”;線下統一開設企業開辦專區,實現“一套材料、一次提交、一人審核、一次告知、一窗進出”。目前,廣西企業開辦基本實現執照、印章、發票、社保、醫保、公積金繳存、銀行開戶“兩個環節、七個事項、1個工作日辦結、零成本”的目標。
統一名稱申報標準,為企業申報啟動了“加速鍵”。今年3月初,南寧創業者陶肖華想成立一家再生資源供應鏈管理公司。為盡快成立公司并投產,她拿著20多個名稱到南寧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經濟技術開發區大廳進行咨詢。由于系統中已預先設置了名稱登記判斷規則,只要輸入擬成立的企業名稱,系統就能即時回復擬成立商事主體名稱是否可用,無需等待登記機關工作人員人工審核,實現企業名稱“即報即得”。在窗口工作人員的指導下,陶肖華在網上操作名稱自主申報系統,當場就登記了廣西福瑞再生資源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統一名稱申報標準,使申請人在名稱申請時可以自行選擇、自主申報,大幅減少行政干預和自由裁量,實現“我的名稱我做主”。僅今年上半年,就有近23.44萬個企業名稱通過自主申報方式登記,日均申報量達1200余次。
“取消名稱預先核準,推行名稱自主申報。廣西與全國名稱規范管理系統實時對接,實現名稱數據庫、禁限用詞庫及行業用語規范庫的聯調使用,嚴格執行企業名稱查詢比對規則,形成全區統一、標準規范、智能應用的企業名稱登記管理機制。”廣西市場監管局市場主體登記注冊管理處處長徐建宇說。
簡化市場主體登記注冊
最近,廣西星倫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負責人黃星語從南寧市市場監管局外資登記窗口工作人員手中領到了外資營業執照。他告訴記者,以前填寫經營范圍時經常摸不著頭腦,為了寫好經營范圍,每次都得打電話去問工作人員。現在廣西接入全國統一的經營范圍規范條目目錄,不用擔心各地標準不一的問題,直接在網上查詢和勾選,企業根據關鍵字或主題查詢所需經營范圍,從原來的“大海撈針”變為“一鍵搜索”,大幅壓減了填報時間、往返次數。
為了助推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廣西市場監管部門統一經營范圍登記標準,把“填空題”變為“選擇題”。“推行經營范圍登記規范化改革,實時對接全國統一經營范圍規范目錄。打破以往經營范圍登記時市場主體‘寫作文’、登記人員‘改作文’的方式,將經營范圍以‘菜單式’服務呈現。”徐建宇說。
“沒想到,動動手指,在手機上就輕松快速完成了公司設立登記。”柳州市芮林校外托管服務有限公司的黃柳霞說。為了開辦校外托管公司,黃柳霞于今年7月6日到柳州市柳南區政務服務中心咨詢辦理營業執照的流程。在企業開辦專區幫辦人員的指導下,她通過微信關注了“廣西市場監管”微信公眾號,進入廣西企業開辦“一窗通”平臺在線申報,當場就完成了營業執照申領、涉稅辦理、銀行開戶等企業開辦事項的辦理。
從“網上辦”到“掌上辦”,提高了市場主體開辦便利度。廣西市場監管部門提升“準入準營”便利化,將企業開辦“一窗通”平臺應用服務由電腦端延伸到移動端。廣西推行“準入準營”標準化,在全國率先制定廣西企業開辦地方標準,出臺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遠程評審制度,推行遠程評審標準化,讓企業足不出戶就能取得資質證書。
提升互通互認互用效力
為了推動市場主體登記信息與其他政府信息共享,提升政府服務效能,廣西嚴格按照市場監管總局制定的市場主體數據標準,通過與總局社會信用代碼賦碼、法院老賴限制、嚴重違法失信等應用服務對接,結合“證照分離”改革,形成涵蓋全區49個部門的294張資源庫表,統一信息共享標準。同時,依托廣西數字政務一體化平臺“證照分離”主題專區,廣西市場監管部門將全區532項涉企經營許可事項納入清單管理,統一歸集各部門辦件信息。
在此基礎上,廣西市場監管部門積極深化“互聯網+政務服務”,擴大“跨省通辦”范圍,實現依申請政務服務事項的全程網上可辦率達到95%以上,進一步提升了便民政務服務供給能力。廣西市場監管部門還不斷拓展電子證照使用場景,建立電子證照跨地區、跨部門、跨層級共享互信互認機制,持續提升證照數據的及時性和準確性,全區100%的政務服務事項實現電子證照關聯。
為了提升全國互通互認互用效力,廣西市場監管部門聚焦企業和群眾普遍關切的異地辦事事項,認真梳理完善通辦清單,統一業務規則和標準,通過深化“全程網辦”,拓展“異地代收代辦”,優化“多地聯辦”業務模式,推動“跨省通辦”落地實施,減時間、減環節、減材料、減跑動,打通企業和群眾異地辦事的堵點,實現“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地辦”。
“依托國家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和自治區數字政務一體化平臺打通業務鏈條,實現國家、自治區兩級平臺統一身份認證,申請人單點登錄、全國漫游即可辦理業務,不受地域限制。”徐建宇說,廣西市場監管局將部分行政許可事項委托下放,明確申請條件、申報方式、材料清單、受理模式、辦理時限和發證方式等內容,規范全區辦理流程和辦事指南,實現同一事項在不同區域無差別受理、同標準辦理。同時,對營業執照、特種設備、工業產品等事項實現電子證照,計量器具型式批準等事項證書采用郵寄方式,實現從申請到獲證“零跑腿”。目前,廣西已實現計量器具型式批準、企業開辦、特種設備、工業產品等118項業務“跨省通辦”。(經濟日報記者 童政)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