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06 11:35:01
來源:騰訊網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汪海晏
在多家本土美妝企業業績大漲時,“眼霜第一股”丸美股份的業績卻“不盡人意”。要知道,初上市時,丸美股份可是一路高漲,僅用了不到2個月的時間市值就達到了230多億,一時風光無限。誰承想,上市即巔峰,隨后幾年凈利潤更是連年下滑,丸美股份這是怎么了?
10月28日,丸美股份發布2022年第三季度報告。報告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1.44億元,同比增長0.53%,歸母凈利潤1.20億元,同比下降15.49%。同時,財報還顯示,截至今年9月30日,丸美股份的經營性現金流為-0.62億元。
(資料圖片)
丸美股份業績的下滑并不是首次出現。數據顯示,2019年至2021年,丸美股份分別實現全年營收18.01億元、17.45億元、17.87億元,業績增長一直在“原地踏步”,而凈利潤更是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分別實現凈利潤5.15億元、4.64億元、2.48億元。其中,2021年凈利潤近乎腰斬,同比下跌46.61%。
數十年未推出爆款單品
針對丸美股份前三季度營收微漲、利潤依然下滑的局面,羊城晚報記者聯系丸美股份進行采訪,截至發稿未收到回復。不過,從過往披露的財報中,丸美股份多次提及受疫情影響,物流、供應鏈、線上線下銷售受到影響。此外,品牌宣傳和廣告投入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利潤受到影響。
然而,在同樣的環境背景影響下,一些國貨美妝上市公司卻依舊風生水起。例如,丸美股份的競爭對手珀萊雅今年前三季度的營收、凈利增速均保持在30%以上,而薇諾娜母公司貝泰妮集團的凈利增速甚至在40%以上。
究其原因,珀萊雅實施大單品策略,相繼推出了抗衰產品紅寶石精華、雙抗精華,而貝泰妮則聚焦敏感肌,推出王炸國貨品牌薇諾娜。反觀丸美股份,自2007年“彈彈彈,彈走魚尾紋”的彈力蛋白眼霜引爆市場后,數十年來再無新的爆款單品推出。
據悉,目前除主品牌丸美外,丸美股份旗下還有定位于大眾化功能性護膚品牌的春紀、以及定位為輕奢韓系的彩妝品牌戀火。丸美股份2022年上半年財報顯示,主品牌丸美實現營業收入6.92億元,同比減少1.4億元,減少幅度為16.83%,占比下降至84.88%,依然是業績擔當;戀火品牌實現營業收入9,855.36 萬元,占比 12.08%,而春紀品牌則沒有公開數據。
此外,值得關注的是,丸美股份雖然一直聲稱“發力重組膠原蛋白”,并于2021年四季度上線丸美重組膠原蛋白系列10個SKU。不過,對于公司“重組膠原蛋白”產品的營收情況,丸美股份從未披露過。
研發費用不及營銷支出的十分之一
一直以來,“重營銷輕研發”是國產美妝的通病。這一點,在丸美股份上也表現得淋漓盡致。在營銷上,丸美股份可謂是下了血本。
自2000年成立以來,丸美股份先后邀請了梁朝偉、周迅、等明星大咖成為其形象代言人,2007年,更是憑借“彈彈彈彈走魚尾紋”這句魔性廣告語一炮而紅。此后,丸美股份還精準投放了很多熱播劇及網綜,并在萬達院線、戶外大屏、機場、高鐵站等進行了超2000次品牌曝光。
公開數據顯示,2016-2108年,丸美用于廣告宣傳類的費用支出分別為3.38億元、2.90億元和3.90億元,占公司銷售費用的比例分別為71.58%、62.12%和72.87%。
2019年上市后,丸美股份依然堅持重金營銷。財報數據顯示,2019-2021年,丸美股份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8.01億元、17.45億元、17.87億元,對應的銷售費用分別為5.4億元、5.64億元、7.41億元。同時,公司投入的廣告宣傳費也水漲船高,分別為3.72億元、4.24億元、5.44億元。
需要指出的是,2021年的銷售費用占營收比重超40% ,然而當年的凈利潤竟暴跌至2.48億元,同比減少46.61%。營銷上的重金投入并沒有在利潤上激起多大的水花,可見,靠重金投入營銷開路的策略已經行不通了。
相較于營銷上的一擲千金,丸美股份在研發方面則表現得不太積極。
從研發投入來看,2019年至2021年,丸美股份的研發費用分別為0.45億元、0.50億元、0.50億元,占總營收的比重低于3%。2021年較2019年增加500萬元左右,相較同期廣告宣傳費增加1.72億元,幾乎可以忽略。
今年前三季度,丸美股份投入的研發費用為3730.51萬元,而當期銷售費用5.3億元,研發費用不及當期公司營銷支出的十分之一。同期,同為國內美妝上市公司的貝泰妮研發費用1.26億元,占據營收比例為4.49%,佼佼者華熙生物的研發投入則達到2.77億元,占營業收入比例6.42%。
業內人士認為,研發費用投入低,核心單品競爭力不足,再厲害的營銷手段也無法實現彎道超車。
不過,今年10月15日,在丸美承辦的第二屆重組膠原蛋白論壇上,丸美創始人兼CEO孫懷慶示,不僅要加大投入,還要追加1億元資金用于重組膠原蛋白的基礎研究。
丸美股份也在加速轉型。
轉型升級之路任重道遠
雖然業績數據不容樂觀,但不可否認的是,丸美股份已在努力轉型升級。
長期將發展重心放在線下渠道,丸美股份幾乎錯過了電商直播帶貨的紅利期。直到2020年,疫情的到來嚴重沖擊了線下渠道,丸美似乎才意識到電商的重要性,并著重在線上渠道發力。
2021年,丸美股份線上營收10.28億元,占比59.54%,同期,貝泰妮、珀萊雅線上營收占比分別為82%、85%。
據丸美股份最新公布的《投資者交流會會議紀要》,在2022年“雙11”大促中,公司主品牌丸美天貓旗艦店GMV同比增長9.5%,彩妝品牌PL戀火“雙11”全網GMV超過2021年全年,PL看不見粉底液榮登天貓回購榜、熱銷榜、加購榜、好評榜第一。
這個成績看似亮眼,但與珀萊雅、薇諾娜、潤百顏等美妝新貴們比較,就相形見絀了。根據國泰君安研報數據,丸美旗艦店在“雙11”全期的GMV實際上不足一億元。而來自天貓大美妝的數據顯示,在剛剛結束的雙11預售首日(10月24日),薇諾娜的預售成交額已經突破10億。
值得注意的是,大力擴展線上渠道,也使得丸美股份的凈利潤出現嚴重下滑。丸美股份曾在2021年報中表示,低估了新媒體新渠道探索的困難與周期,轉型未達預期,整體收入雖保持穩定但利潤出現了下滑。
今年11月22日,丸美股份發布公告,聘任王熙雯為公司總裁助理兼電商部總經理。公告顯示,此次變動是為了適應新形勢下戰略性重點發力電商渠道的實際需要,加大力度發展電商板塊業務,加快布局天貓、抖音等線上市場。丸美股份方面表示,王熙雯上任后,全面負責公司電商業務板塊工作。
展望未來,丸美股份的轉型之路任重道遠。電商板塊新負責人的到來,是否能帶領丸美打出一個漂亮的翻身仗,還有待時間給出答案。(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 | 林心怡
校對 | 周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