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24 21:39:43
來源:騰訊網
11月23日晚,“辣條一哥”衛龍更新了港交所聆訊后的上市資料,同時彭博社援引消息人士稱,衛龍將于今天(11月24日)開始IPO上市前的投資者教育,預計籌集資金不到1.5億美元。這相較于今年9月市場傳出的5億美元募資規??s減了不少。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衛龍最早在2021年5月就向港交所遞交了上市申請,中間經歷了招股書失效、重新遞表、聆訊通過、招股書再次失效,再次遞表,直到今年6月,衛龍才再次順利通過聆訊,而11月最新遞交的這份招股書是衛龍闖關港股以來的第四份上市申請材料。
根據最新招股書,今年上半年,衛龍營收下跌,并且由盈轉虧。報告期內,衛龍實現營收22.61億元,同比下跌1.82%;同時凈虧損達到2.61億元,而上一年同期凈利潤為3.58億元。
這也是2019年以來衛龍首次出現營收凈利潤雙降的情況。2019年-2021年,衛龍分別實現營收33.85億元、41.20億元和48.00億元,凈利潤分別為6.58億元、8.19億元、8.27億元。在過去三年,衛龍的營收凈利潤增速均開始放緩,但整體仍能錄得正增長。
針對今年上半年營收下跌,衛龍解釋稱,這主要是因為其主力產品生產及交付受到疫情影響;同時,在主力產品漲價后,其銷量受到一定影響。
至于上半年虧損,衛龍提到,這主要是因為公司今年4月以1.57億美元的價格向特定投資者發售約1.58億股的普通股,由此產生了一次性開支6.29億元。如果撇除這筆開支,衛龍經調整的凈利潤為4.25億元,同比增長11.84%。
自2001年劉衛平和劉福平兩兄弟在河南漯河推出第一根衛龍辣條以來,衛龍一直致力于辣味休閑食品的研發、制造和銷售,主打產品有調味面制品、蔬菜制品以及豆制品和其他產品。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報告,在國內所有辣味休閑食品企業中,衛龍的銷售額排名第一。2021年全年,衛龍賣出了大面筋、小面筋、麻辣棒等調味面制品19.36萬噸,一年收入29.18億元。除了辣條等調味面制品外,衛龍推出的魔芋爽和風吃海帶等蔬菜制品頗受消費者歡迎,去年全年賣出了6.07萬噸,銷售收入達16.64億元。
今年上半年,衛龍旗下所有產品銷量都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不過,受益于價格上漲,其銷售收入的跌幅明顯低于其銷量跌幅,其中,蔬菜制品的銷售收入甚至仍能保持正向增長。
具體而言,其調味面制品銷量下跌13.84%,收入下跌4.28%;蔬菜制品銷量下跌3.79%,收入上漲3.15%;豆制品和其他產品銷量下跌19.71%,收入下跌7.34%。
今年4月,衛龍曾對旗下產品進行調價。從最新數據看,今年上半年,衛龍所有品類產品漲價明顯。其調味面制品每千克售價從14.8元上漲至16.4元,蔬菜制品每千克售價從27.3元上漲至29.3元,豆制品和其他產品每千克售價從29.7元上漲至34.4元。
衛龍上半年的毛利率同樣有所提高,從上一年同期的36.9%上漲至38.1%,衛龍稱,這主要是其蔬菜制品毛利上漲拉動。今年上半年,其蔬菜毛利率達到43.2%。
對辣條這門生意看好的知名投資機構眾多。2021年3月和6月,高瓴、騰訊、紅杉資本等多家知名投資機構入股衛龍,2022年4月,這些投資機構再次追加認購衛龍股份,前述衛龍虧損說的正是這一筆交易。
衛龍股權結構
截至上市前,創始人劉氏兩兄弟為衛龍的控股股東,其通過旗下公司持有衛龍84.45%股份。CPE持有衛龍4.26%股份、高瓴持股2.26%、騰訊和云鋒基金各自持股1.23%、紅杉資本和厚生投資各自持股0.55%、河南財政廳及漯河經開區管委會旗下的上海泓漯持股2.26%。
南都灣財社記者 詹丹晴
關鍵詞: 衛龍沖刺港股上市四遞招股書 上半年由盈轉虧 辣條漲價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