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23 07:51:52
來源:北京日報
【資料圖】
對全國百余所中小學的9萬余名學生開展的調查顯示,未成年人上網普及率已近飽和,手機在眾多上網設備中占首位;未成年人上網主要目的為休閑娛樂,使用短視頻軟件的未成年人比例超過六成;網絡模仿行為較為普遍多樣,網絡職業進入未成年人職業選擇范圍。昨天,《青少年藍皮書:中國未成年人互聯網運用報告(2022)》發布。
今年1至3月,藍皮書課題組以全國在校中小學生為主要研究對象,抽樣調查了全國十個省市地區、百余所學校,學生樣本超過9萬人。調查數據顯示,未成年人近半年內的上網率達99.9%,顯著高于73%的全國互聯網普及率。
當前,未成年人主要的網絡使用行為仍集中在娛樂、學習和社交,看視頻已經超越打游戲和聽音樂,排在未成年人網絡使用行為的首位,使用短視頻類應用軟件的未成年人比例高達65.3%;未成年人的網絡交往仍主要以現實關系為基礎,互聯網在促進未成年人交往方面大多扮演工具角色。
值得注意的是,對網絡文化的模仿,在未成年人群體中已成普遍現象,占比高達73.4%。模仿行為包括對特定網絡對象、網絡語言、網絡打扮的模仿,也包括學唱網絡歌曲和參與其他形式網絡娛樂活動。藍皮書認為,模仿行為將未成年人的線上活動與現實生活相勾連,網絡消費主義文化也進入了模仿領域,提示我們應高度重視未成年人網絡消費,并加以引導約束。教師、醫生等傳統職業仍是當下未成年人的首選理想職業,但游戲玩家、AI高手等互聯網職業已開始進入他們的選擇視野。
關鍵詞:
發布于